音乐家趣事:贝多芬竟不会做加减法!

发布时间:2025-08-21 17:52

用音乐疗法来调整心情,例如用贝多芬的《欢乐颂》来提振精神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音乐欣赏的乐趣# #轻松音乐推荐#

限时免费领取

价值49欧元(折合人民币380元)资料

↓↓↓↓↓↓

《钢琴老师必备视频教程,从入门到进阶大师课》

乐器学习是条艰辛路,每当练习着各种难度的练习曲的时候,曾经幼小的你的心里一定对作曲家们充满敬 (zèng)畏 (hèn)。

长大后,听着那些世界级音乐家们演奏各种当初自己练不会的曲子,才慢慢读懂了每一首曲子的内涵,此时成熟的你的心里一定对音乐家们满怀敬意(仰望大佬)……

无论是曾经还是现在,古典音乐家们要么高高在上,要么远不可及;仿佛一个个标签,贴在了人们对音乐史的认知之中。

今天,我们就来颠覆一下历史上那些伟大音乐家们的标签,小柚子为你带来各种音乐家们的奇闻轶事。各位对八卦感兴趣的童鞋们准备好瓜子茶水小板凳喽~

贝多芬

不会做算数应用题的音乐大家

音乐天才贝多芬,甚至连数学题都不会的他,却成为了后来每一个人谈论音乐话题的头条对象。

作为音乐大师,贝多芬确实对数学尤其是数字一点都不敏感。对数学应用题几乎一窍不通。一切计算只会用加法,而且还常常出错。例如某次贝多芬把36连加4次,而结果却得出错误的“224”。做数学题的时候都不忘记写音乐。常常把“6”写的像一个音符。

贝多芬在弥留之际,写完遗嘱后平静的躺着,汗水浸湿他的衣服,他已精疲力竭,他的嘴唇颤动着,口中喃喃的说:“请为我喝彩,喜剧已结束。”

1827年3月26日这一天,贝多芬在阴云密布、电闪雷鸣、暴雨倾盆的狂飙中离开了这个世界。他逝世前很孤独、痛苦,葬礼却极为隆重,有2万多人自发跟随灵柩出殡。

巴赫

对音乐“较真”爱扔假头套

巴赫,音乐教父。他不仅有神级的作曲,指挥也是大师中的大师。

严格的指挥似乎给他带来了另一种音乐性格的。当乐队演奏不如人意的时候,巴赫会狂怒,以至于抓起自己头上的假发使劲向表现不如意的人头上砸去。

1739年格斯那对巴赫超人的指挥技巧有如下描述:“巴赫弹着古钢琴,指挥着40人左右的乐队。他挤眉弄眼的注视着第一个人,对另个人则心里着急的用脚踏地,对第三个则用手指予以警示,让她跟上乐队的音乐。对前面的人示以高音区,对第二排的人示以低音区。而且不管乐队和合唱队一起发出的声音有多大,他都能随时准确地听出唱歌中的错音、跑音。哪怕只有微小的错误他都要加以严格的纠正。

尽管巴赫从小就开始学习音乐、了解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但生前他只被看做是一位杰出的管风琴演奏家和这种乐器的鉴定家。没有人给他绝对的重视与崇敬,去世时亦没有贝多芬的影响力。在他死后的50年间,他的作品还是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1800年他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出版后,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变。1829年门德尔松在柏林重新上演他的《马太受难曲》,后来他不断地演出巴赫的作品,不遗余力的推崇他以后,巴赫才得到了世人真正的崇敬。

莫扎特

无墓地但音乐永存人间

音乐奇才莫扎特,3岁就在键盘上弹出和弦并熟记听过的乐段,四岁刚学钢琴不久便能弹奏小品,在五线谱上创作比认字还早。5岁时创作了《行板与快板》,8岁完成了第一部交响曲,11岁时创作了第一部德语歌剧《巴斯蒂安与巴斯狄安娜》和第一部意大利语歌剧《装痴做傻》。这种连连跳一样的音乐成就确实给他后来的音乐大爆发积攒了底气与基础。

1791年12月5日莫扎特结束了辉煌的35年人生,在维也纳悄悄地离开。他妻子得知消息以后生了一场大病,在此时,他的遗体被悄悄地埋入城外的圣马可斯教堂墓地。当妻子大病初愈去寻找丈夫的墓地时,守墓人竟说:“莫扎特?我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

莫扎特的名字随着他的音乐响彻了全世界,但至今无人知晓莫扎特墓地的具体位置。

柴可夫斯基

辞职公务员立志搞音乐

有些人总不安分自己的事业。1859年,柴可夫斯基他从法律学校毕业后,顺风顺水的担任了司法部书记官。然而,他对此并不感兴趣,倒经常到歌剧院观赏歌剧。

虽然此时柴可夫斯基在音乐上还是一个圈外人士,但他却开始大胆的尝试写作歌剧。1862年,22岁的柴可夫斯基的生活发生了正大的转折。他放弃了司法部的工作,立志专门从事音乐事业。随后世界级的作品——歌剧《黑桃皇后》、芭蕾舞剧《睡美人》和《第五交响曲》开始一一展露于世,成了震惊世界的佳作。

李斯特

众多音乐大师的“伯乐”

如果没有李斯特就没有瓦格纳、就没有柏辽兹、就没有舒曼、就没有德彪西!

孔子学生三千,七十二圣贤。可以这么说,李斯特是音乐界的孔子,学生质量之高至今无人能及。

李斯特的学生据统计有3000多名左右。其中有不少获得世界性的荣誉,同时代的作曲家如柏辽兹、舒曼和瓦格纳的音乐,就是由于他的介绍而得到广泛的传播。瓦格纳曾经说:“我在接触李斯特的音乐后,即改变了我的和声。”

他还热情地扶持了不同名族乐派的许多青年,如斯美塔那、格里格、德彪西。他对俄罗斯作曲家也有影响,包括“五人强力集团”中的鲍罗丁和科萨科夫。

肖邦

最心机的新人推荐

“音乐诗人”肖邦初到巴黎时并不为人所知。誉满全城的是匈牙利钢琴家李斯特,而李斯特对肖邦极为欣赏,希望肖邦的才华能被世人认可,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

一个晚上,李斯特举行公演,大厅里挤满了慕名而来的听众。按照当时音乐会的习惯,为了让听众在黑暗中全神贯注地欣赏音乐家的演奏,灯火要全部熄灭。表演中听众如醉如痴,认为李斯特的演奏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但演奏结束,灯火重明,在听众的狂呼喝彩声中,立在钢琴旁答谢的却是一位陌生的青年。

原来是李斯特在灯火熄灭之际,悄悄地把肖邦换了上来。他用这样的方式,把肖邦介绍给了巴黎听众,使肖邦一鸣惊人,被誉为“钢琴家中的第一人”。

看了这些发生在音乐大家身上的趣闻轶事,他们有没有在你心里变得更鲜活丰满呢?你有没有音乐大家的趣事想要和大家补充分享的呢?欢迎在留言区评论哦~

钢琴好文丨钢琴视频丨钢琴课程丨钢琴曲谱

钢琴人必读

每天更新更多钢琴学习好文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音乐家趣事:贝多芬竟不会做加减法! https://klqsh.com/news/view/175685

相关内容

贝多芬的另类故事:从音乐传奇到生活小事的探索
音乐家的小故事
世界著名音乐家的逸闻趣事
音乐减压
欧拉轶事:他就像数学界中的贝多芬
长见识!古典音乐界的趣事
巴黎钢琴家、纽约乐团与芬兰指挥共聚2025上海夏季音乐节
各音乐家有哪些趣事趣闻?
音乐故事
2014 年听音乐会的那些趣事既年度总结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