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心理学知识,学会一个便受益良多

发布时间:2025-08-25 09:42

学会从多个角度审视同一知识点,深化理解 #生活技巧# #学习技巧# #知识结构梳理#

心理学让你生活更酷

1、门槛效应

又称得寸进尺效应,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

如果和某人交朋友,先找机会请他帮个小忙吧!富兰克林就是用这种方法把对手变成朋友,他在费城有一个对手,每次他提出一些政治主张时,他的对手都会提反对意见。

一次他写了一篇文章,谦虚地请他的对手帮忙看看有没有要改的地方,他的对手认真看了,认为写得很好,并提出了几点建议,后来他就成了富兰克林的朋友。

2、让步效应

一个人提出了一个大要求后再提出一个同类性质的小要求,这一小要求就有可能被人轻易地接受,这一现象被称之为“让步效应”。

这一效应与门槛效应的原理恰好相反,因此又称为反进门槛效应、得寸让尺效应或先大后小效应。

如果你想借500元,你先对朋友说“借我5000元好吗?”,他可能会解释无法借钱的原因,这时你再提出“借500块可以吗?”,那你借到钱的几率就会比较高一点。

3.马太效应

资源会不断累积,优势往往产生更多的优势。有钱的人会越有钱,朋友多的人会有更多朋友。

4、投射效应

是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善良的人会以为别人都是善良的;阴暗的人的以为别人都阴暗。

投射效应是一种严重的认知心理偏差。辩证地、一分为二地去看待别人和评价自己,是克服投射效应的有效方法。

5、皮格马利翁效应

又称罗森塔尔效应,通常指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行为的期望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的现象。

罗伯特·罗森塔尔(Robert Rosenthal)与伊迪丝·雅各布森(Edith Jacobson)从班级中随机挑选部分学生,告诉教师这些学生拥有过人的智力水平,极具发展潜能,但要对其他人保密。一段时间后发现这些被随机选中的学生成绩进步很大,且变得十分自信积极。

告诉你对孩子的期望,并不断鼓励孩子,更有助于孩子发展。

6、迁移效应

迁移效应是指已有知识和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即通常所说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英语专业的人更容易学会德语、法语,会打羽毛球的人更容易学会打网球。

7、首因效应

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虽然这些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进程。

一个人在初次见面时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那么人们就愿意和他接近。在相亲时一定着装得体、谈吐文雅、落落大方,会有更大的机会成功。

8、近因效应

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这种现象是由于近因效应的作用。

前后信息间隔时长越长,近因效应越明显。原因在于前面的信息在记忆中逐渐模糊,从而使近期信息在短时记忆中更为突出。

记得我背诵英文单词,最熟悉的永远是A开头的和Z开头的。

9、破窗效应

指如果一座房子的窗户破了,但是没有人去理会它,那么不久之后,其它的窗户也会被人打破。如果一个地方扔了很多垃圾,没有人去打扫,那么就会有更多的垃圾扔在哪里。

所以窗户破了要赶快补,下班后换的衣服不要放在床上,不然一周后床上会堆满衣服。

10、詹森效应

有一名叫詹森的运动员,平时训练有素,实力雄厚,但在体育赛场上却因压力过大,过度紧张连连失利,让自己和他人失望。

人们把这种平时表现良好,但由于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而导致正式比赛失败的现象称为詹森效应。

克服詹森效应的方法在于我们要将注意力放在事情本身而不是其后果上。如你要考试了,你认真复习就是了,不要去想考差了会怎样。

11、空鸟笼效应

挂一个美丽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之处,过不了几天,主人必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

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鸟笼里不一定要有鸟,但人们总是逃不出惯性思维的局限。可见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

不要限制自己的思维,更不要在传统目光的审视下止步不前。敢于挂出一只空鸟笼并能够自然地坚持下去的人,才是有创见、有魄力有主张的人。

12、晕轮效应

指在人际交往中所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只看其 到别人好的一面或者坏的一面,形成认知偏差。

13、三明治效应:

把批评的内容夹在两个表扬之中从而使受批评者愉快地接受批评的现象,称之为三明治效应。

14、多看效应

对越熟悉的东西越喜欢的现象。在我们新认识的人中,有些人其貌不扬,最初,我们可能会觉得这个人难看,可是在多次见到此人之后,逐渐就不觉得他难看了,有时甚至会觉得他在某些方面很有魅力。

15、旁观者效应

旁观者效应也称为责任分散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

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

也就是俗话说的“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16、标签效应

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学生被老师贴上优秀学生的标签,他就会加倍努力学习,最后真的成了优秀学生。也不要随便乱给人贴标签,否则可能害了别人一生。

17、习得性无助效应

心理学做了一项实验: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卧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如果我们经常听到孩子对某些问题作出“我不会”“我不懂”之类的回答。就要警惕孩子形成“习得性无助”,这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

试想一个遇事就表现出无能为力,对什么都缺乏信心的人怎么会生活得很好呢?一个遇到一点点挫折就停滞不前,并将这些归因于先天的或非自身原因的人,怎么会取得成就呢?因而,在教育中警惕孩子“习得性无助”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

18、安慰剂效应

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经常看到医生跟病人说“吃了我开的药一定会好的。”以前不懂医生为何这样说,现在知道了这就是医生开的安慰剂。

举报/反馈

网址:18个心理学知识,学会一个便受益良多 https://klqsh.com/news/view/184309

相关内容

30个心理学小知识,掌握一个便受益良多
心理学10个冷知识,学会认识人类
心理知识有哪些 心理学几个常识
心理学小知识|有趣的心理学10个小知识
新学期,好习惯养成指南:这18个习惯,越早拥有越受益
心理公开课丨巧用这50个经典心理学效应,受益终生
每天一个心理学知识——学会拒绝别人
学习理财知识 要学会培养理财习惯
个人管理 - 学习=知识+实践+思考+心态
分享30个我低谷期治愈自己的方式,受益良多,建议一起学习!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