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青年,如何优雅地生气?——你生气不是因为ta的行为?
为什么鱼不会在水里跳起来?因为它们学会了如何优雅地游泳,而不是乱蹦跶。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日常生活笑话# #轻松幽默文字#
撰文 /习习(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运营 / 夏嘉楠
某年某月某日,小丘与女友吵架时,想起自己刚刚学到的心理学知识,理论当然要运用到生活中了!于是,他脱口而出“你生气不是因为我的行为而是对我行为的解读!”,只见女友瞬间愣住,眼神逐渐冰冷,小丘连忙重新解释:
“你生气是因为我和朋友玩没有按答应你的时间回来陪你吗?“
“不然呢!?说好的八点回来,你玩开心就把我忘了吧?!从来都不会考虑我的感受!”
“其实你生气根本的原因是你认为我把你忘了,你认为我不够在意你吧?但其实这是你自己的想法,是吗?但对我来说,是因为和几个朋友很久没见,多聊了会儿。但我是很想按时回来陪你的,也很担心你不开心的。”
“所以,你其实不是玩得把我忘了咯?和朋友多聊了一会儿,也能理解。”
“是啊,你看,你生气其实根本在于你对这件事情的解读和想法,而不是事情本身。”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和恋人,朋友,同学产生冲突时,是不是也可能大多数时候与上文的女生一样,第一反应是指责他人的行为呢?但我们有没有想过,生气的真实原因其实并不是他们的行为,而是自己对事情的判断,解读和想法?
小丘此前也一直认为情绪的产生是事件的必然结果。直到高中时接受心理咨询,在小丘劈里啪啦说了一堆后,穿着古风长裙仙气飘飘的咨询师姐姐放下茶杯,慢悠悠拖出一块小白板,神秘兮兮地说,“今天教你一个东西。”接着她拿出马克笔,写下三个大写英文字母“A”“B”“C”。
这里咨询师姐姐教给小丘的就是著名的“情绪ABC理论”啦!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其基本观点是,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在ABC理论模式中:
A(activating event)是指诱发性事件;
B(belief)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
C(consequence)是指该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
理论认为,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即遵循A→B→C的过程。
有同样的前因A,可能会产生不一样的后果C1和C2。这是因为从前因到后果之间,一定会透过一座桥梁B,这座桥梁就是信念和我们对情境的评价与解释。同一情境之下(A),理念以及评价与解释不同(B1和B2),所以会得到不同结果(C1和C2)。
具体是什么意思呢?例如,两个同学走在路上,碰见系辅导员并打了招呼,但辅导员没有回应他们(A)。此时,一位同学想,老师是没听见(B1),于是继续开开心心上课(C1);而另一位同学想,老师是因为我上学期高数挂科生气而故意不理我(B2),整天都有些郁闷(C2)。这个例子就说明,(要好好学高数)同样的事件,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而这源于我们对事情的解释和评价不同。
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但现在我们明白,我们对事件所的信念、看法、解释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直接原因呢。
现在我们再来看开头的例子:
事件(A)是“男生没有按时回学校陪女友”;结果(C)是“女友生气”(嗯??这不是肯定的吗)。这之间看似没有别的过程,但通过ABC理论我们知道,中间还需要一个“B”,即,女生将这件事情解释为“男生不在意我,不考虑我”,是这样的想法引发了生气,而不是事情本身。但女生的解读也许并不是男生真实的想法,那么当男生解释并表明真实情况,改变了女生对事情的错误解读,冲突自然就化解啦。
好了,既然我们现在已经知道,愤怒的根本原因并不是他人的行为,而是自己的解读和看法,那么在生活中,有哪些办法可以帮助我们优雅地生气呢?更好地沟通从而来化解冲突呢?
1.找到“A”——对方什么样的具体行为是情绪的激发事件?
2.表达我的“B”——我对对方的行为是怎样解读的?
3.表达我的“C”——我的真实感受和情绪是什么?
4.表达我的需要和请求——我希望对方做什么?
5.理解对方的“B”——对方犯错有没有ta的原因?ta的感受是什么呢?
比如,作为开头的女生,可以这样说:
“你没有按时回来陪我(A),你好像,你(B)。这样我会很失望和生气(C)。我希望你以后多考虑考虑我,再出现类似的情况提前和我说(希望和请求)。当然,你没按时回来可能有其他的原因,可以和我讲讲吗?(理解他人)”
相比起“你没回来,就是玩开心了把我忘了,你就是不关心我(错误解读的绝对化表述),我太生气了!”这样的表达,上文的说法是不是就优雅许多呢?
当然啦,生气是不需要刻意压制和容忍的,而是坦诚,平和地表达出来。换个角度想想,冲突如果能够处理好,反而是促进感情的机会呢!毕竟,双方说出真实的情绪,感受和需要,能够更加了解彼此哦。
小丘:喂喂!你文章都写完了我怎么还在咨询室呢!?
作者:啊抱歉,故事还没讲完。
于是,仙气飘飘的咨询师姐姐收起小白板,问道:
“现在你说说,你产生这些情绪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小丘机智回答:
“是我的解读!但我的解读不一定就是正确的。”
咨询师姐姐点头赞赏:
“悟性不错,要学会运用哦!”
写在最后:然而其实小丘的真实结局是,他没过两天又出现了以往的情绪状态,改变自己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反复,于是他也渐渐明白,一些理论上的东西真正用在生活中还是不容易的。
对大家来说,也许今天学习了心理学知识来帮助自己调节情绪和人际沟通,但还是会有失控和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时候。毕竟,我们都还在成长的旅途中,即使有时生气不够优雅,重要的是,爱从未离开。
参考文献
[1] 情绪ABC理论.MBA智库百科.2011-06-14. https://wiki.mbalib.com/wiki/情绪ABC理论
网址:新时代青年,如何优雅地生气?——你生气不是因为ta的行为? https://klqsh.com/news/view/187668
相关内容
老年人的智慧生活指南:如何优雅度过晚年适合30+女性,时尚又不失优雅的穿衣风格,气场十足又兼具时尚感
“秋季型的服装搭配:如何优雅穿搭应对多变天气”
时尚优雅的衣着打扮让你变美不止一点点!秋天这样穿,展现好气质
祝绪丹立秋时节穿白裙如公主,少女气息尽显优雅魅力
精致人生的优雅指南:十本气质提升书籍推荐
青熙蘭庭生活美学馆全新亮相,迭新高端生活雅境
11句高级感生活文案,教你如何优雅地过一生!
俞敏洪出新书《做自己的追光者》,“接地气”地为青年成长点亮前行之路
当年为什么非要找女人来演许仙?时隔33年,赵雅芝说出真实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