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训练成长型思维,相信改变的可能性,从努力中看到希望
学会从挫折中看到希望的种子 #生活技巧# #心理健康建议# #正面思考训练#
把责任推卸给别人?逃避困难,只追求结果?接受不了批评和建议?认为自己的能力是一成不变的,在某些事情上总是做不好?
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保持一种僵化的思维模式,它影响着我们的人际交往、学业成就、自我的幸福感。
这是一种固定型思维,它让我们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固定不变的。这样的思维模式会使得我们急于证明自己,同时爱生气。
也会让我们难以带着一份好奇和欣赏去发现他人的优点和他人身上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一旦发现他人比自己做得好,就会本能性地防御起来,紧张地提防着指责和建议,感到很疲惫,也容易产生挫败感。
在这样的固定型思维模式中,受累的不仅仅是身边的人,还有我们自己,如果不小心做错事情被指出来,就容易谴责自己,如果他人的言语重了些,还会感到生气,因为这可能不仅仅在责怪事情做得不好,我们会等同于认同我们的能力不行,时间久了,还会怀疑自己。
成长型思维
斯坦福大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提出了人的思维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成长型思维,一种是固定型思维。她在1978年做了一个经典的研究实验:
她找来一群孩子,去完成一系列难度递增的智力拼图。
第一种孩子,多次尝试没有成果后,就会开始怀疑并责怪自己,“我越来越迷茫了” “怪我的记性一直都不好。”当拼图的难度逐渐提高的时候,他们说,“现在一点都不好玩。”最后,这些孩子终于坚持不下去了“我放弃了。”有的甚至会沮丧、生气到把拼图扔到地上。
而第二种孩子的表现完全相反,他们不仅可以坦然接受失败,甚至非常喜欢一次次的受挫。当拼图变得越来越难,他们反而劲头更足:“我喜欢接受挑战。”“题目越来越难,我要更加努力尝试。” 他们还会给自己非常积极的心理暗示:“就差一点点了,我马上就能拼出来了。”“刚刚我已经成功拼出来过,这次一定也能成功。”
不同的思维模式蕴含着无穷的能量,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往往更容易取得成功。
我们需要形成一种成长型思维,认为所有的事情都离不开个人努力,这个世界上充满了那些帮助我们学习、成长的有趣挑战。
这种思维不会带来指责和内疚,而是以提升自己为目的。面对批评,我们告诉自己没关系,因为我是在学习,我的能力可以通过努力获得改变和提升,我们有着大局观,看到的是长远的益处,而不会为了避免他人的威胁而保护自己、故步自封。
并且当我们一次又一次接受不同的新挑战、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大脑中的神经元会形成新的、强有力的联结,如此长期下来,我们真的会变得越来越聪明。这就说明,成长型思维模式不仅可以让我们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的态度,还能通过激发更活跃的大脑活动来提高我们的智商。
两种思维模式的不同
对挑战的态度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会习惯性地回避挑战,更喜欢待在舒适区做自己擅长的事情,遇到困难时容易放弃。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会勇敢地面对各种挑战,因为他们认为挑战可以激发潜能,哪怕是失败,也可以知道自己的需要成长的空间在什么地方,可以通过失败来获得新的学习和成长。
2.对努力的态度
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认为人的能力是难以改变的,因此更相信天赋的重要性,害怕努力了依然失败,会被看作是没有才华没有能力李的人。而成长型思维的人坚信能力是不断发展的,通过后天的不断努力,可以让自己的成长有进一步的发展,可以获得更大的自我提升。
3.对反馈信息的态度
固定型思维的人更乐意听到正面的表扬性的反馈,听到负面的否定的反馈信息会感到倍受打击,认为这些否定的是自己的天赋和能力,而成长型思维的人会更加注重可以增强自身能力的反馈部分,欢迎批评性意见,有助于自己改进行为。
训练成长型思维的方法
德韦克提醒我们,成长型并不是盲目自信,有策略的努力才值得称道。我们要怎样训练自己形成成长型思维模式呢?下面有几个方法可以尝试。
观察与内省当我们学习了这两种思维模式之后,去回想在你的学生时代、人际交往和恋爱经历中,关于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具体表现,及时觉察自己的内心,找到自己害怕失败和不想走出舒适区的原因,尔后与这些念头和解。
2.收集成功经验
固定型思维模式让我们时常关注自己的失败,考完试之后会首先因为那些错题而忧心忡忡,因此我们不妨多关注过去那些成功的经验,掌握了一个难以搞懂的知识点、学会了修图的技能、尝试了第一次做饭等,都可以记录下来,整理成一个关于自己的“成就”文件夹,过一段时间再翻阅回顾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是在慢慢改变的,以此可以唤醒成长型思维。
3.用“暂时不行”代替“不行”
很多时候,我们遇到困难反复失败的情况下,容易打退堂鼓,告诉自己“我做不到,我不行。”这就容易形成固定型思维模式,慢慢就真的相信自己打不倒这个挫折。我们要学会用“暂时不行”来代替,告诉自己:“我只是现在做不出这道题,当我休息一下/再多学习一点,我就可以完成挑战。”
当我们给自己“暂时性”的暗示之后,就仿佛给了自己改变的希望。
如果我们发现了自己身上有固定型思维,也不代表着我们很糟糕,或者很失败,当我们这么想,其实也是固定型思维。对我们而言,这种思维使得我们在过去认同的成绩导向的标准中做得很好,它既是我们在不利条件下生出的铠甲,同时也是软肋,它提醒我们需要更多的反脆弱性,能够从不确定、指责和消极反馈中获益。
因此,首先接纳自己的身上已经存在固定型思维,然后是觉察什么时候,自己掉进到了固定型思维模式里面,是在找别人茬的时候,还是听不进别人建议的时候,还是不敢去抓住机会的时候,还是为了表面上看起来很好而绞尽脑汁的时候,告诉它,我不被你框住,用成长型目标想想,现在,我可以怎么行动。
-end.-
作者:喵心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立即删除从心理角度带你看大千世界,用有温度的文字书写所感所思所悟,愿能让你感受到温暖和共鸣
举报/反馈
网址:心理学:训练成长型思维,相信改变的可能性,从努力中看到希望 https://klqsh.com/news/view/188673
相关内容
心理学:训练成长型思维,相信改变的可能性,从努力中看到希望我具有成长型思维:6~14岁青少年成长型思维训练手册
《终身成长》:做一个成长型思维者,你的思维是可以转变的
《终身成长》——一本启发思维和改变命运的成功学书
仅靠努力就能成功?心理学讲解我们对成功心态的误解
成长型思维:从平凡到优秀的七种思维模式
成长型思维培养绘本(全四册)
从“固定型”到“成长型”:如何培养积极心态
心理学:快乐性格是可以训练出来的
想成为优秀的人,仅仅努力就够了吗?重要的是: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