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的钟声即将敲响,“小神兽们”的假期余额已经告急。从轻松的假期过渡到紧张有序的校园生活,孩子们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这就需要家长们掌握有效的收心攻略,帮助孩子顺利开启新学期。
假期里,孩子们的生活节奏通常较为松散,晚睡晚起成了常态。但开学后,规律作息至关重要。按照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长期稳定的作息能让孩子的身体形成生物钟。提前一到两周,家长就应引导孩子恢复正常作息,每天早睡早起。比如,晚上九点半前上床睡觉,早上七点按时起床。逐步减少孩子娱乐时间,让他们适应开学后的时间安排,为新学期的学习提供充足的精力保障。
其次家长要协助孩子梳理假期作业完成情况。查漏补缺,避免开学前匆忙赶作业。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新学期的学习计划,依据孩子的学习能力、学科特点来设定目标。以语文学科为例,如果孩子阅读理解薄弱,就可以设定每周阅读一本课外书籍,并完成相应阅读笔记的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时,注意目标要具体、可衡量,具有可操作性,这符合目标设置理论,能让孩子更明确努力方向,激发学习动力。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也不可或缺。开学前,家长应减少家中娱乐活动,将孩子的学习空间收拾整洁,摆放好学习用品,让孩子一进入这个空间,就能自然进入学习状态。家长自己以身作则,放下手机,拿起书本阅读,为孩子树立热爱学习的榜样。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指出,孩子很多行为是通过观察模仿他人获得的,家长的行为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假期结束,一些孩子可能会出现焦虑、紧张等“开学综合征”。家长要敏锐觉察孩子的情绪变化,当孩子出现这些情绪时,要给予理解和陪伴。可以和孩子聊聊他们对新学期的担忧与期待,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告诉孩子新学期是新的开始,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这能帮助孩子缓解焦虑,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新学期。
家长多鼓励孩子提前与同学联系,分享假期趣事。通过与同伴交流互动,孩子能更快找回校园生活的感觉,减少对新学期的陌生感,增强对学校生活的期待。
新学期是孩子成长的新起点,家长们掌握好这些收心攻略,从作息、学习、心理、饮食等多方面帮助孩子调整,就能让“小神兽们”顺利收心,元气满满地迎接新学期的挑战,在学习与成长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