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漫步的进化、生活智慧图书馆
城市中的人文景观,如博物馆、图书馆等也是漫步的乐趣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乐趣# #旅行探索乐趣# #城市漫步乐趣#
2024-05-31
斜杠少年小Z 随机漫步的进化、生活智慧图书馆
西藏一人行,旅程不止
主理人:
斜杆少年小Z
只有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你才能看到treasure宝藏。你不能通过呆在家里知道家;你必须先离开
记录写完这篇文章,不知不觉西藏之旅已经过去了半月,我记得暴雪飘落在林芝索松村的路上,卡若拉冰川的积雪和刺股的寒风,险峻108拐道路的弯曲,羊湖纳木错的河水的碧绿,珠峰黑夜浩瀚星空.....
从西藏旅行回来后的两个周工作之外一直在见重要的人和帮忙朋友、导师的北京线下活动、以及学习任务上感兴趣的课。
最近阅读到一篇文章《以灵魂的速度旅行》觉得还挺有感触的,想起西藏旅行也正好可以引用到这。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一位旅行作家,他用221天时间横穿欧洲,一共走了2500英里,以下他在特经历这些之后产生的思考:
不知不觉朝圣之旅已经过去 12 年了,我还记得莱茵河上飘落的雨滴、喀尔巴阡山脉的皑皑白雪、罗马尼亚尘土飞扬的弯道、黑海上闪耀的阳光。
索尔尼特称这些瞬间为“记忆中有形的风景”。
我认为它们是“家”更深层含义的一部分。在某种潜意识层面上,我的双脚依然踏在那条路上。
在记忆中,旅程永无止境。这就是宝藏。
朝圣之旅分为内外两个层面,外表上我已经到家了,但内心却仍在蹒跚前行,试图理清我所经历的一切和我所回到的地方。只有完成了这个过程,这个圆才算圆满。
坎贝尔指出了这种旅程的三个关键阶段:出发、开始和返回。
在这三个阶段中,后者是最少被研究的,但也许是最重要的。朝圣者在离开普通生活、克服障碍之后,最重要的是必须返回家园,将所学知识融入社区。
旅程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个完整的圆。所谓的目的地—-无论是罗马、耶路撒冷、麦加、恒河岸边还是其他任何地方--都不是路的尽头,而是确切的中点。
真正的目的地是你自己的家门口。
通过向前未知的探索和尝试、体验,然后理解和新涌现了一些新东西,多了一些更多样更开放更丰富的看世界视角。再回过头来记录下旅行途中的体验,还有在这过程中思考的地方以及将旅程中的体验经历所学知识融入到生活。
1/
一人旅行以最大限度的触摸这个世界
一个人旅行其实是感受到其自由和充足的体验接触到地方人文。很多习得是从 做事情,一个人尽情投入到旅途中建立的体感得来的。
通过一个人出行规划决策实实在在的体验经历会告诉你,一个结局一个结果,考虑planA 、planB,不管是哪一种结果 哪一种选择都有为之付出的代价,只是代价不同,更愿意看重什么。(工作做事决策同样适用)
当一个人旅行时,去做出选择,决策 往往会偏向于一种选择方式就是自己更看重的喜好,但也有相应的代价。比如我喜欢A(选择住一个地方民宿偏向人文 美学设计),但通往A或许是一种困难模式。选择B 是就近解决不想折腾更轻松更快速能解决住就好的一种模式。
有一天会发现,我会去想如果我身边有一个人 ta喜好选择和我不一样,你就不能只想到选择A planA,还有另外一种相对轻松不折腾的方式的planB选择,选择每一种事情做出决定都有不同的可能性和planA、planB。然后去承受不同代价去追寻你更愿意看重的东西。
同时一个人旅行 我可以这样 ,你知道你在看重了xx(什么),选择了A 但也需要知道还有planB 也还可以这样。你也知道了抵达A是什么样的、抵达B是什么样的,对此有了更多的觉知。
然后通过反思回看自身会发现:两个人的时候虽看重 体验选择 但更看重和在意身边人的感受什么样。或和ta在一起共同体验你之前一般不会作出的选择B。
当有一天 真正出现了这么一个人的时候 是life partner 生命伴侣或伙伴朋友,你也学会了如何考虑对方,去沟通需求,共赴美妙旅程和体验。
在这过程中,也是一点点的发现、认识自己(为什么看重的什么代价是什么)、还有学习决策、如何作出选择、承担代价 风险、提前考虑不同可能性(一件事情 ,不同的可能性 选择方式 和代价是什么)、直面变化、解决过程出现的无常变化危机困难。这中间需要经历很多自己的决策选择 挫败、小的危机、问题、反馈。累积 学习 成长 重新对它的认识。和形成一种面对这些境遇事情时的成熟技能,思维方式,如何做出考虑、决策,选择, 快速做出反应。
2/
有效失败
通过旅程的路上感受到了很多小的“错误/失败”尝试带来的反思,有一个念头问什么是有效失败,另一个声音的说:不就是在这深思的过程里,就是在当从这些错误和失败后作为经历者和旁观者去看,有了新的反思和认识,迭代自己的思考方式 应变能力、感受。就像知道了我更看重什么,学会了什么,积累了什么样的经验。通过失败有了更大的习得。
也从失败中复盘理解和懂了某些东西体悟到了某些东西,这是失败带来的作为礼物恩典。如果还有一种有效失败是有设计有目标的失败,为了实现某事达成某个目标,在这过程中为测试或验证某个步骤,这是另外一种视角。
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说法:生活即修行。但我想很多人都误会了,以为过生活就是在修行。其实不然,这至少不是佛教所说的修行。举例子说吧,你经历过悲欢离合,这不是修行,只是经历;如果你在那悲欢离合间体认无常、缘起、因果,这是修行。
生病,本身不是修行,借由生病而认识到与生俱来的脆弱、优苦,由此生起出离心,或推已及人,由此生起悲悯之心,这是修行。
所以说,生活本身不一定是修行,但如果你能把生命经验,顺境、逆境,苦、乐,用于巩固你的出离心、菩提心、空性的见解,这才是修行。大概只有这个时候,你才可以说:一切都是上师的加持。否则,对多数人而言,经历、遭遇不过循业流转,轮回如是,怎会都是上师的加持?
3/
旅程第一天就遇上了天气环境的变化,四季的天气就真的出现在我眼前不断的更替。从拉萨出发天气十八九度还是非常热,一路向着林芝索松村,路途经历风雪下雨温度骤降暴雪,傍晚到达了林芝索松村,在前来之前大家有一个愿望都期待能在这看到日照金山,太阳打照在南迦巴瓦雪山之上,所形成的日照金山。(南迦巴瓦是当地藏民的朝拜,据说特别灵,南迦拉传说),看到日照金山会幸运一整年。由于当天天气原因,本以为看不到日照金山。但当我们抵达吃完石锅鸡入住安顿下来后这时已七点多快半。忽然太阳却意外的出现,雪山上的云雾逐渐散开,傍晚7点半的夕阳照在雪山之上,还有丁达尔效应 绚丽多彩的光束,形成绝美的美景。
晚上和队员们结伴五六个人一起出去外面逛随路而行,在一特别的店门口遇到一个特别好的小姐姐抱着小羊驼 它两眼黑黑特别可爱。聊完天搭讪发现原来她身后的店是她家的,写着大大的自由之魂,走进了她店里,这家店看上去特别冷清但非常与众不同,不像旁边其他店招人和热闹,是给人一种宁静特别好的氛围,客人随缘而来,没有招揽。走进小姐姐特别好的欢迎和问候,店家小姐姐和她的店员艺术音乐爱好者,浓重的艺术气息,旧唱片。夜晚我们在雪山脚下 烤篝火 点了些酒围着篝火喝起来了、店家邀请我们上去唱 ,和给我们放舞蹈的音乐。是一个露天场。我们一起在此刻雪山脚下一起围着烤着篝火喝着小酒和自由的歌唱,随着音乐一起跳起了舞,然后也看着店家小姐姐和她的伙伴的唱奏。虽然这时场上只有我们七八个人。但一下子热闹气氛热了起来。这样的氛围这样的场景,开心不已。
第二天,一路是雨后云雾缭绕 山川 ,江流汇聚和流动形成的 沙丘。在途中停下来驻足、漫步,当在那个静谧 ,沉静下来,走到宁静的深处,之前的经历在脑海回放,面对大自然而落泪,充满感激 ,感受到滋养,自身的柔软放松 通畅 自由、开放、包容性。
没有手机信号的滋扰、没有城市的喧器,大自然的自由、开放,成为身在此处旅程的底色。
“当我们逃离城市日常,在接近生命本真的荒野中,有些问题会找到答案。
“开始意识到,人对大自然对世界的判断和审美,完全受自己生长环境的影响。”
5/
人生成长过程中有很多亮丽的时刻但回想起来往往记得深刻的是那些艰难低谷时刻。
而在这次的旅程中除了欣喜,最难忘的其中一个时刻是在卡落拉冰川之与极限边缘共处的时候。我们到了冰川脚下下了车,领队大叔给我们在这的时间是1个半小时的自由时间,叮嘱尽量走的慢一些,他去山脚下的景区大本营等我们有什么事打联系电话。在入口上山处这停留了一会,给了我们在入口拍照的时间。说,如果不去到冰川上的拍完照可以回到车里和我一起到山下面。由于高海拔、天气非常恶劣、非常的冷风又大,有一半以上的同伴向前走了一段回到车里了。我决定开始向前走爬的拿上保温杯热水和一小瓶氧气,留下我和另外两个伙伴继续向前。走到一半我发现我手机已没电,准备找另外两个同伴借充电宝时才发现我们走散了。手机没电意味着在如此的环境如果出现高原反应承受不了需要援助也无法联系到领队。面对任何风险只有自己。走了一半已有高原反应。只有一个想法,要么回头,要么继续攀爬向前走坚持走到出口,两个选择,是有恐惧的。人到某种境地边缘是会有恐惧的,也会生出最坏的想法,会不会走不下去,会不会。。。。(你懂的虽然哈哈哈是有一点夸张(笑)。保持能量、体力、心态、和氧气。尽量让自己走的慢、然后以平时冥想的方法调整呼吸节奏。深深感觉只有自己,没有别人。只有一个信念,在走到山下的同时我也要走到冰川能走到的终点看到它的样貌和峻美。在感受到身体快到极限的边缘时那个当下,一步一步慢慢的迈出前进,随顺。另一方面,在之后经历类似情景和环境冥冥之中似乎也有了更多对风险评估、自我感知和决策、准备。会感觉到那个很棒的自己,像是走完一个英雄之旅一样。
不知你有没有过,你的能量还有支撑你的内心力量濒临谷底边缘的时候。当在最没有能量和疲惫脆弱的的时候,我去想那个有什么事情,是做起来会对自己肃然起敬的选择,看得起自己的喜欢做的小事情,然后就会想起曾经做的那些让自己感到respect事情时刻包括很多小的细微的事情,长期的愿心...。能量又慢慢的恢复了,没有一下子就说变得很有活力马上变得活力能量满满,但就在那个过程又找到了那个支撑自己的内在力量。
6/
第四天经历318国道和道路极其弯曲又崎岖的108拐,来到了珠峰上,晚上也是在海拔五千多米的珠峰大本营度过的。在在珠峰、去往各个目的地行程路线的路上、跟随着好奇心,很多次都大为惊叹,在广袤的大地上还有这样一个地方,为大自然的惊奇、无法用语言形容的美所震撼。只要还能承受、体力还在,所能想象,尽可能的走所能走到的地方去探索、欣赏。在珠峰上的晚上几乎没有睡。凌晨1点半~4点是看星星的最佳时期。在珠峰上吃完火锅玩了一会躺下休息了会等到凌晨1点半外面的灯几乎都熄了。起床离开帐篷走了大概一两公里的路程经过木栈道来到没有灯光干扰远处的山上。抬头仰望闪烁的星星在弥漫在黑夜的天空中。此刻只有珠峰上的浩瀚星空和黑夜的寂静,没有人来打扰。直到快将近凌晨四点才返回。
7/
路程大部分是辛苦的,有几天一天三四百公里的路程,最长的有500来公里。与我们同行的师傅司机兼领队是一个9年部队军官经历的安徽人,从部队出来后和身边的兄弟在这做了16年旅游。56岁,面貌状态非常精神人也很好,像是藏传佛教和当地佛教文化的感染。路途中不时向我们分享他的人生经验、地理和中医知识,如何把脉、茶道知识。面对变化处理事情灵活应对和敢于承责任军人气质。路上除了看窗外风景,在车上看带的书之外大部分时间是像学生一样静静有味的沉默的倾听他给我们分享他的故事、知识、经验,他像是一位长着老师。
回来路上反思,当一个人尝试得越多,ta 的傲慢就会越少、对别人的由衷欣赏也会越多。
谦逊的人并不是因为谦逊是一种美德而谦逊,而是因为 ta 的已知让他无法不谦虚,也无法让ta觉得的绝对正确,因为正确背后有对应的情境。
8/
感受最多的是藏地人,知足常乐和乐善给予。
在藏传佛教的一位高僧希阿荣博堪布著的《次第花开》中纪录写道:
在佛法中,我们学到的便是让今生来世平等安乐的方法。龙材菩萨曾经发愿:来世一不投生到富贵人家,二不投生到过于贫究的入凉,最好是投生到有吃有穿的中等人家,既不用为衣食操见?也不会为富贵所累,平稳安乐,最适合修行。
藏地很多人一辈子知足常乐,只求温饱。他们相信内心满足时感受的安乐,是富贵受用无与伦比的帝释天也享受不到的安乐。
9/
只有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你才能看到treasure宝藏。你不能通过呆在家里知道家;你必须先离开。
作为一个旅行作家,我的注意力总是放在“离开”上,放在沙漠里--或者是山脉,或者是树林,或者是不知名城镇的街道上--而不是在家乡的土壤下挖掘。宝藏一直在别处;家是我把它带回来的地方。
担心我把我的宝贝掉在路上或者从飞机上扔了下来,结果证明是不必要的。它就在那里等着我—我只需要挖出来。
旅行而没有到达就像到达而没有旅行一样不完整
在潜意识里,我的脚还在那条路上。在记忆中,旅行永远不会结束。这就是宝藏
旅行、阅读、学习、知识。在一个广袤无际的空间中搜索,你先要有更多的认知然后对自己的行为有觉察,觉察之后才有可能有调整,调整之后的训练长期的训练才有可能改变行为模式。
旅程的路上也需要放松、等待,以及 好的,坏的体验,包括自己脆弱的都要
有的时候如果我们精微觉察一些身体里的一部分的自我想要去抓取寻找一些东西、是知识、是事情、是目标,是想要.....走的更快些也或许是其他什么可能这时的你也不知道。然而,其实我们已经在路上了,等等那个另一部分的自己,ta已经在行走了,然后告诉我们另一部分的自己,你知道吗,在过程里也需要漫步和驻足,停下来思考,发酵一些东西。记录写下一些体验经历里那些隽永的深刻的美好的驻留在心,挥之不去的。去相信,只要我们保持好奇、开放的心,也愿意去承受一些看起来不是那么好受的、痛苦、委屈的、辛苦的、难的、正穿越的成长时刻,和ta们拉着手待在一起体会体会下,拾得此刻的安宁,和这部分的自我等待、漫步,停留在空间里欣赏看看风景。当推开门向前,会有新的与未来的缘分。对于走在路上的我们,哪有一直都明亮、走的快,也会有打盹、会累、休息、阴暗时,那就on it something(抱住它又怎样,会毫无理由的笃定自然的do anything、该探索探索、该推动推动、该迈进迈进,路上注定未知探索,但我们一直都相信路上缤纷.....和正在实现的我们.....
祝福大家都找到自己的宝藏,还有内心深处的家~
关于我:life coach、创作者、只工作不上班职场人(工程师&产品经理)。提供life coach教练咨询,可能性咨询服务,公益价69/小时(随缘接)。也欢迎有缘人链接交朋友~
@即刻:小Z的生活图书馆
@播客:随机漫步的进化
@虎嗅:斜杠少年小Z
斜杠少年小Z
内容是个人成长(内在与心智的自我发展)、智慧杂物、探索体验、理财投资。只是从我的思考、生活、体验经历、阅读成长、思考中挑出最好的分享。没有太多的规划,但会有奇妙的关联,像是从无序和随机中获益的《反脆弱》性。会有更多随机漫步的浪漫~
网址:随机漫步的进化、生活智慧图书馆 https://klqsh.com/news/view/217684
相关内容
智慧图书馆懂你的心思前沿科技馆主题图书推荐:智慧生活
如何通过人工智能推动智慧图书馆建设:全面解析与实用指南
24小时智慧图书馆:让“迷路”图书归位
当DeepSeek遇上图书馆,AI“智”造阅读新体验
让古文“活”起来!葛剑雄做客龙岗图书馆,解锁《史记》里的商业智慧
“数字”赋能公共文化服务 群众乐享“智慧”文化生活
书香一夏 “暑”你精彩 ——首都图书馆暑期文化活动精彩呈现
送书进校园 书香伴成长——西山区图书馆“阅享新时代”2023年全民阅读活动 进校园走进春苑小学梁源校区
情绪管理的道与术:传统文化中的家庭教育智慧——浦东图书馆阅读活动报名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