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让人生更舒服的行为技术

发布时间:2025-09-09 03:37

定期整理和断舍离,让生活环境更整洁舒适,也能减轻心理压力。 #生活知识# #生活哲学#

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平凡琐碎的事务,想要在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居家环境,需要不断的对物品进行清理、归纳,同时整理房间也会带来情绪的变化。断舍离是通过收拾物品来达到整理内心世界、让人生更舒服的行为技术,它折射的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存智慧。

一、断舍离的概念

作者山下英子给断舍离下的定义为:通过收拾物品来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让人生更舒适的行为技术。通俗的说,就是通过收拾家里的破烂儿,也整理内心中的破烂儿,让人生变得开心的方法。

断,是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进入;舍,是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儿;离,是脱离对物品的执念。断舍离表面上看是收拾整理,让居家环境更舒适;深层次看是整理自己的内心世界,让人生更加舒适。断舍离的主角是自己,而不是物品,它以自我为中心,将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换成需要、合适、舒服。

图片来源于图库,侵删

(一)断舍离和整理、收纳术的区别

一般的整理、收纳术,是通过分类、整理、收纳达到使房间干净整洁的目的。前提是要保管和维持现有物品的数量,主角是物品。

断舍离并非绝对要把房间整理干净,它是强调通过收拾的过程,了解并喜欢上自己,实现自我肯定。其前提是物品得到代谢和替换,流动起来,主角是自我,是我是否需要该物品,该物品是否能令我感到合适、舒服。

(二)断舍离的内涵

断舍离的内涵,说到底是以自我为中心,选择和当下的自己相称的物品,使自己保持心情愉悦。

在断舍离的过程中,我们要做的大部分工作就是基于关系轴和时间轴的收拾。收拾不是单纯字面意义上整理的意思,收拾是一种筛选必要物品的过程,确定物品与当下的自己是不是确实有关系,然后对物品进行取舍、选择,考虑物品是否应该被留下时,思考的主语应该是“我”,而不是物品。从行动上讲,就是扔掉或者说是“舍”,把对当下的自己没有用的物品扔出家门,彻底断绝它们与自己的关系,从而达到自己的空间里只有对当下的自己合适、必需且在用的物品或情绪,使自己处于轻松自在的状态。

时间是持续发展的,与当下的自己相称的物品也是时时更新的,那么“舍”的过程是持续的行为,它会使我们深入思考如何从源头上阻断非必需品的出现,比如在购物时三思而后行,只添置必需品,选择物品的窍门不是“能不能用”,而是我“要不要用”。从而实现“舍”和“断”的相互促进,良性循环,使自己摆脱对物品的执念,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

二、断舍离的实践方法

(一)减少物品,从扔东西开始

断舍离的过程就是“减少、分类、收纳”的过程,首先要做的就是彻底“减少”。扔东西首先要有个突破口,先从怎么看都是垃圾的物品着手,给自己一个扔的动力。开始扔之后,便会发现扔的阻力会越来越小,甚至会出现扔了也不错的想法,从而断舍离的速度会不断加快。

扔物品的过程中,对物品要怀有感谢和抱歉的心态。有些别人送的或是原来自己一直在用的物品,但对当下的自己确认没有什么用处了,在扔的时候说声谢谢或者对不起,这样能够从内心更好的接受。

扔不一定是直接丢进垃圾桶,还可以是送给更加需要它的人或者二手店,实现资源更有效的利用。断舍离的终极目标是“必要的时间、必要的地点、必要的限度”,送人物品的时候一定要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确定是对方需要的物品且不会给对方增加负担,这样对方才能欣然接受,物品才能更好的发挥价值。

(二)从小处着手,选定特定区域

万事开头难,断舍离,首先应结合自己的空余时间,选定一个特定区域,并且越小越好。可以是书房、衣柜、一个抽屉甚至是一个钱包。锁定一个特定区域,拿出充足的时间进行收拾,比如收拾一个衣柜,首先从扔不穿的衣服开始,彻底清理衣柜,看到特定区域的断舍离效果后,能自然而然的提振在更大区域以至于整个居家环境进行断舍离的动机和信心。

(三)利用七、五、一的总量限制原则,打造充裕空间

住宅里有很多收纳空间,其中既有像壁橱、衣柜等看不到的空间,又有像书架等看得见的空间,也有像展示架等装饰性的给别人看的空间。不同空间收纳物品可以按照“七、五、一”的原则。在看不见的空间里只放7成物品,看的到的空间只放5成,展示的空间只放1成。

看不见的收纳空间放7成物品,空出来的3成会让人有收拾的欲望和心情,同时也是物品出入的通道;看得到的收纳空间放5成物品,如果物品太多影响美观,比如便利店里的物品一般见缝插针的摆放,而奢侈品店里的物品一般会空出5成的空间;展示的收纳空间放1成物品,最低限度的放置物品,比如画展中的代表性画作一般占用一整面墙,可以营造出高品味的感觉。重复的进行“七、五、一”的选择,因为留下的物品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个人的品味也会得到不断提升。

图片来源于图库,侵删

(四)只需一个动作原则

无论是取出还是放入物品,我们都希望越快越好,靠一个动作就能完成是最好的了,这样收拾的时候也会很方便。去掉多余的动作,可以减少人的压力,同时也可以减少“太麻烦”的借口,让人有想要使用或者是收拾的欲望。

三、断舍离对自我提升的影响

(一)激活自身自动化机制

彻底的进行断舍离后,所有物品都是与当下的自己密切相关的,需要、合适、舒服的环境一旦形成,便会让自己充分的信赖自己、了解自己的真实需求。到了这个阶段以后,人就自然而然的不能再接受乱糟糟的居所存在了,维护居所及生活的井然有序和舒适已经变成自动自发和理所当然的了。

(二)更深刻的认识自我

断舍离“舍”的过程及“舍”之后剩下的物品,可以作为审视自我、探索自我的工具,让人对自己有更深刻的认识,可以了正视自己的缺点,明白什么才是最重要的。通过反复的“舍”的行为,人的头脑和心情也能变得清爽,留下来的物品也会给我们传递深刻的信息,让我们能够更有自知之明。

(三)提升自身形象

人类很容易通过自我调节适应外界环境,并且经常用的物品更容易作用于人的潜意识。通过断和舍,人们使用的多是更高品质的物品,刚开始使用时可能还会有不适应的感觉,但随着利用率的提高,习惯便成为自然。使用高于自身形象的物品,潜意识里便会有我要与物品相配的想法,会通过各种努力去让自身与物品形象相符,个人的自我形象也会有所提升。

(四)使自身变得更好

人和物品都具有吸引力法则,通过断舍离这种积极的行为,改变的不仅仅是居家环境,同样也会带来个人思想的变化。舍掉负面的物品,负面的情绪同样也会随之而去;留下了美好的物品,美好的情绪和幸福的生活也会随之而来。

物品的断舍离相对容易,人的思想更需要断舍离。断舍离的重点就是明白自己要什么,然后对哪些多余的、不需要的、不适合的东西毅然舍弃。舍去一些过往的遗憾、愧疚,断掉一切与初心、喜悦不相关的事和情绪,抛开欲望的执念,有舍才有得,顺从本心,简约生活,回归轻松本真的自己,使自身在断舍离中不断得到提升。

图片来源于图库,侵删

举报/反馈

网址:断舍离:让人生更舒服的行为技术 https://klqsh.com/news/view/228840

相关内容

断舍离:让生活更简单,人生更舒适
断舍离:让生活更有序、更轻松的艺术
断舍离:让生活更简单、更快乐
学会“断舍离”,让生活更轻盈
断舍离:让生活更轻松的三大法则 ✨
为什么要“断舍离”,“断舍离”的生活有多美好?
《断舍离》的智慧:让生活更简单,更开心
断舍离,让生活更轻松
断舍离:让生活更快乐的秘诀
学会断舍离:让生活更简单更幸福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