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生命的意义》:生活的本质,认清苦难,依然热爱生活!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认为人生充满痛苦,但也能从中找到生命的意义。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生活哲学家#
年初的时候,小区里有个十六七岁的男孩跳楼自杀了。不知是因为学习压力过大,还是与母亲积怨太深,据说,他失踪了两天,当他母亲再次发现他的时候,已经阴阳两隔。
那个午后,刚好路过附近,听到孩子妈妈凄厉的哭喊声,那种绝望,撕心裂肺。听邻居提起,孩子父母是离异的,虽然孩子很乖很听话,但或许在他对人生感到困惑时,父母没能及时伸出亲情之手,以至于他选择了一条不归路。
01 带你走出绝境的,是人生目标
尼采说过,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在绝境中生存下去。
那么,我们的生命,到底存在怎样的意义呢?
著名的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是一名犹太人,在纳粹时期,被关进了奥斯维辛的集中营,每天过着毫无自由可言的地狱般生活。而在这场人间磨难中,他的父母、妻子、兄弟、同事、朋友,相继死于毒气室。
在那场残酷的大屠杀中,90%的犹太人被杀,而他则是10%的幸存者,经历了非人般的牢狱生涯后,他针对精神受到严重创作的人,研究出一套“意义疗法”,为患者找到生命的意义。结合他的亲身经历与多年的学术理论,编写出影响万千读者的治愈畅销书——《活出生命的意义》。
通过集中营的生活与观察,他发现人在面对极端痛苦时,精神反应所经历的三个阶段:
第一,收容阶段。当他们刚被送往集中营的时候,感到十分惊恐;当他们被剥夺了财物与自由时,基于自我保护,他们也变得冷酷,甚至不再害怕死亡。
莱辛曾说:有些东西能使你失去理智或变得一无所有,直到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
第二,适应阶段。当看到同伴遭到无情的鞭打,当他们无辜受到牵连,当他们的尊严被无知的囚头践踏时,他们的情感被彻底摧毁。
维克多说:在荒凉的环境中,人们不能畅所欲言,唯一正常的做法就是忍受痛苦,以一种令人尊敬的方式去忍受。
第三,释放与解放阶段。当他们终于重获自由时,开始陷入报复性的自我弥补状态,将自己曾经遭受的痛苦,以各种方式进行发泄。
无论一个人曾经历过什么,都不能作为伤害自己或伤害他人的理由,必须寻回人之常性,找到生命的意义。
02 生命的意义,是治愈者的必经之路
为了杜绝二次不幸的发生,《活出生命的意义》作者维克多,开创了意义疗法,给希望破灭的人在重生后,找到新的出路。
他从以下四个部分阐述了生命的意义:
第一,存在的意义。
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无论我们做任何事,首先,要明白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跟我们有什么关系,而我们要背负怎样的责任。如果没有搞清楚这些意义,很容易就成为他人的附属品,围着他人而转,却不知道为什么而活。
第二,爱的意义。
维克多在集中营承受着身体的病痛与精神的麻木时,他想起了自己的妻子,他对妻子的爱,成为了他在黑暗中的一盏希望之光。而这种爱,超于肉体的激情,让他的灵魂得到了自由与安慰,并咬牙面对煎熬。
第三,苦难的意义。
平凡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了关注自身的快乐,或者如何避免痛苦,但我们也知道,有些痛苦是不可避免的,比如生老病死,战争与灾害,当我们身处困境时,勇敢接受现状,并以幽默的态度去应对,就能感悟到生命的意义,那一刻超越生死,更具有一种英雄主义精神。
第四,超级意义。
维克多的亲人都不幸地离他而去,只留下他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当他抱着与家人团聚的期盼活下来,却希望落空。但他并没有就此放弃人生,他开始治疗与他一样内心受到创伤的人,并开始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学习驾驶飞机,攀登阿尔卑斯山。
作者以他自身的经历,以故事的形式结合理论分析,提醒我们无论处在人生的哪一个人生阶段,不要轻易放弃生命,勇敢接受痛苦的挑战,就会悟出生命的意义。
著名宋代文学家苏轼,曾因 “乌台诗案”差点赔上性命,幸得王安石在皇上面前出言相救,才免于一死。当他被贬至蛮荒之地黄州时,曾写过一首《满庭芳》: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这首词道出了他历尽艰辛,清贫悲凉的惆怅,但即使在干旱的时期,土地难以耕种,但丝毫影响不了他对酒的狂热之情。哪怕只有一百年的时光,也要大醉三万六千场,因为,人生当中,有一半的日子,都会遭受忧愁风雨的干扰。
极简的生活,令他悟出名利得失,谁是谁非,其实都不值得煞费苦心。人们短暂的一生,应该忘却以往经历的痛苦,活在当下,今朝有酒今朝醉。若非他乐尽天真,又怎会炮制出今天我们家喻户晓的“东坡肉”呢?这道名菜,便是他置身苦难中,与夫人携手探索出来的生活趣味。
罗曼·罗兰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苏轼在无形之中,传递了一种豁达的性情,那正是《活出生命的意义》中意义疗法所提出的建议:牢记人类存在的短暂性,所以不是消极悲观的,而是积极向上的。
悲观的人,看到墙上一日日撕下的挂历,只看到生命的消逝;而乐观的人,在撕下的日历,背面记录每天的时光,人生不虚度,每一步都算数。
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也是不同人对待苦难的不同态度。
还记得5.12地震中,那位美丽的舞蹈老师廖智吗?在那个平凡的午后,那场没有任何征兆的地震,老天带走了她的婆婆和女儿,还有她的一双腿。失去亲人,失去双腿,对她来说,本应是场沉痛的打击。
但经历过天灾之后,她更懂得珍惜,灾难带不走的是她对舞蹈的热爱,挡不住她对幸福的追求。在她装上义肢后,她重新站在了舞台之上,为灾区的朋友加油。而她也重新收获了爱情与幸福。
虚无主义认为,生命毫无意义;但乐观的人,总是有能力,将人生的苦难化为成就,从短暂的生命中获取负责任的行动力。
* * * * * * * *
【作者介绍】
张语恩
每天都在坚持写日记的人
喜欢在大自然中感悟生活真谛
喜欢用世间万物使文字变得有温度
举报/反馈
网址:《活出生命的意义》:生活的本质,认清苦难,依然热爱生活! https://klqsh.com/news/view/232787
相关内容
《活出生命的意义》:苦难、自由与生命的意义《活出生命的意义》:在苦难中发现生活的真正价值
《活出生命的意义》:经受住苦难的考验,人生将会更加出彩
《活出生命的意义》:除了活着本身,我们如何活出生命的意义
在苦难中绽放光芒:解读《活出生命的意义》的生命智慧
《活出生命的意义》:你所历经的那些苦难,终会成为你生命的意义
《活出生命的意义》:苦难中的希望与力量
《活出生命的意义》:苦难注定是用来被超越的
《活出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在于帮助他人,将苦难转化为成就
活出生命的意义.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