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保障配置1:读懂四大基础保障意外/医疗/重疾/寿险(收藏级)
寿险和重疾险是家庭保障的基础 #生活技巧# #理财投资建议# #保险规划建议#
最近小象在整理保险配置的思路,想要给大家一起做一个分享
小象会按照基础知识、重疾、债务、养老以及为什么要咨询5个方面进行简单的梳理,并且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到大家一些帮助,同时也会使得你我之间的沟通更有效率。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下保险配置的基础。
我们每一个人从出生到老去,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牵挂。
家庭是我们所有关系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温暖的,所以当我们萌生了要买保险的念头时,最好是不要只考虑自己活着某一个人,而是以家庭为单位,依次作为配置的基础。
即便我们目前还没有自己的家庭,在思虑的时候,最好也要留有一定的空间,毕竟早晚我们都会有自己的家。
我们在进行产品比较、公司对比之前,先有一些基础的保险知识会比较好,不管你是想要自主配置,还是找专人咨询。
简单的概括来讲:
1:收入高者优先
家庭的主要经济支柱,是整个家庭的保障基础,负责家庭的主要生活来源,所以优先保障收入最高的人,很有必要!毕竟保险是财务规划之一,先保障财务的来源是很有必要的。
经济支柱的配置一定是医疗+意外+重疾+定寿,一个都不能少,其次在提高额度。预算一定是整个家庭最高的!
但是最基础的医疗保障,一定是全家都配置。
2:高额保障优先
买保险就是在买保额。
相同的预算下,即便是最好的多次不分组赔付的重疾险的30万保额,也比不上一个单次赔付的50万保额。
必要时,宁愿牺牲保障时间,也不要降低保额。
3:全面配置优先
这个世界上就不存在一款产品,可以做到“有病治病,没病养老”。
也没有一个险种,能覆盖掉所有的风险。
我们只有通过合理的搭配,才可以尽可能提高咱们的保障,同时花的钱也更少点。
前面的优先原则讲完了,咱们再来说说各险种的功能,和配置的思路。
对普通家庭来说,保障型的四大险种:意外险、医疗险、重疾险和寿险,是优先考虑的。
咱们一一叙述
01 意外险
作用:补偿我们因为意外原因导致的残疾、失能,造成的医疗费用以及后续的生存问题
意外需要满足4点: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
一款好的意外险,基础责任主要有三点:意外身故、意外伤残、意外医疗
意外身故:因为意外导致的死亡,按照约定金额,100%赔付
意外伤残:因为意外导致的伤残,按照伤残等级,等比例赔付。根据《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进行伤残鉴定,十级赔付10%保额,9级赔付20%……1级赔付100%保额
意外医疗:报销因为意外导致的住院门急诊费用。
这三点是意外险的核心,此外还有一些意外住院津贴、交通意外责任、猝死等。
意外险选购要点
1:一般意外身故伤残额度是意外险的灵魂
而目前市面上有一类型返还型的意外险,仅仅限定特定意外理赔额度较高,一般意外理赔额度极低,且不带伤残责任,这类型意外险一定不要买。
常见的是“XX任我行”“XX行无忧”等
2:意外医疗保障
意外医疗主要关注:免赔额、报销比例、报销范围
0免赔,100%报销,不限社保内外用药最佳。
3:自身职业
职业风险,是意外险选择的核心。
职业类别越高,承担的风险就越大,其适用的意外险也不相同。
一些性价比超高的意外险,一般是限定1-3类职业投保。5-6类职业的风险较高,其产品保障限制也会不一样。
4:免责条款
一般意外险会包含不保事项,比如境外、高风险运动
或者针对2米以上的高空意外不保
所以一定要了解清楚免责
配置思路:
1:确保有就好,一般的意外险就好,意外医疗只需要社保内报销的就可以,一般一两百块钱的就可以做到。
2:中高端的配置。高保额的意外险,意外身故的保障赔付还可以叠加定寿进行赔付,同时意外医疗还关注社保外用药的报销,意外住院津贴等等。如果有涵盖其他的增值保障是最好的。
02医疗险
作用:解决治疗期间的医疗费用问题
小象在如何挑选百万医疗中详述过,这里简单讲一下。
医疗险的选购重点包括:
续保:医疗险涉及到健康告知,续保的稳定性最重要;保额:最高能报的上限,超过保额部分报不了;免赔额:商业保险的免赔额类似社保的起付线,免赔额以上的费用才能报销;报销范围:是否可以报销社保目录以外的费用(自费药进口药、自费诊疗项目等);报销比例:最理想的报销比例当然是100%;理赔认可医院:大陆境内公立二级及以上医院普通部,还是包含特需部、国际部及私立医院,甚至扩展理赔认可医院至全球;
1:对就医环境要求不高,一般的百万医疗即可
2:对就医环境要求较高,可以选择中高端医疗。附带门诊责任,同时会有更好的医疗资源分布,就医体验,直付卡等功能。
03重疾险
作用:如果发生重疾,治疗期间的营养费,以及不能工作导致的收入损失。
关于重疾险,最核心的内容——保额!
重疾险的主要作用是收入补偿,所以相同的保费下,保额越高越好
1、保额
重疾险的保额,起码要能覆盖一次重疾带来的损失,在这之中,就包括治疗费、康复费、误工费等等。
一般来说,建议保额配置到3-5年的家庭开支。
最好的保额建议是:一线城市100万起步,其余城市50万起。
2、保障期限
保障期限建议保终身,
家庭预算有限的,在满足保额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保定期,但是不建议低于70岁。
原因有二:
A:如果保障期更短,就可能没有覆盖主要的重疾发病时间。
55-70岁正是重疾发病率大幅提升的时间,建议此时需要重疾险保障。
B:70岁,意味着家庭责任的终结。
说句不好听的,在此以后,生病对家庭的影响较小,所以可以把70岁当作界限,保到70岁。
当然预算充足的情况下,更建议保到终身。
3、轻症/中症
轻症/中症责任建议一定要加上,
轻症/中症保的病,大多都是重疾的前兆。
银保监会定义的所有25种高发疾病,其中24种都有轻症/中症来对应。
小象随机挑选了某款产品中的轻症和中症,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单侧肝切除、单眼失明、单耳失聪、深度昏迷48h、极早期恶性肿瘤
发现了没,这些病某种意义上,其实也不轻。
而且,轻症更易发,通常也需要十万左右。但是从价格上看附加轻症只需要多掏25%左右的钱,增加的保费不高,却很实用。
所以如果一款重疾险不包含轻症和重疾,是不建议购买的!
而且友情提醒一下,这些高发的轻症一定要有:
这三点,是一定需要的!剩下的,有的话也是锦上添花的。
4、重疾多次赔/癌症多次赔付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重疾对于咱们可能也不是那么可怕了,很多时候我们也担心再次得重疾的可能。
所以重疾多次赔付的产品也就应运而生。
目前多次赔付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重疾多次赔,
得了一次重疾理赔以后,再得其他的重疾还能赔。
比如老王得了癌症,理赔了,过了几年后,再得了脑中风,还能赔。
小象之前测评过的完美人生守护尊享版,以及复星联合倍吉星都是这样的产品。
通常加上这个责任,要贵10%-20%的价格。
另一类是癌症二次赔。
得了癌症,理赔了,几年后癌症复发、持续或新发,还能再赔。
通常加上癌症多次赔,要贵10-20%左右的价格。
相对来说,癌症二次赔更为实用:
患癌后再复发的情况更为普遍,占到了实际理赔的大头。目前日本的癌症3年存活率达到了66%
癌症多次赔的价格降到了地板价,像国富人寿嘉和保以及康惠保2020,只贵了8%。
可以说,癌症多次赔责任,很多家庭在配置重疾险时,都有意地将癌症多次赔作为必选项。
如果被保险人是小孩子,那么小象是建议选择重疾多次赔付+癌症二次赔付双重保障的。
5、身故责任
带身故责任的重疾险相当于加了半份寿险。
得了重疾赔;没得重疾就走了,也赔。
带身故责任的重疾,最终一定是可以理赔的!
可是同样的,保费也更高一些,大概是要高出30%。
6、重疾数量
为了改变重疾市场病种混乱的情况,保险行业协会联合医师协会,对于高发的25种重疾,进行了统一的定义,所有的重疾险产品中必须包含这些疾病,而他们的理赔也占到了重疾险理赔的95%左右。
所以现在各大保险公司为了竞争,赔付的病种越来越多,现在基本上都是100种左右,实际意义不大。
预算充足,多次赔付的重疾组合做高保额;预算还可以,多次赔付型+消费型,组合搭配,做高保额;预算有限,定期消费型尽可能把保额做到预算允许范围内的最高。
04寿险
作用:保障责任简单,只保身故全残。作为家庭成员在整个家庭经济责任的延续。
不过对于一般家庭来说,定期寿险更加合适。
定寿,顾名思义就是在一定时间内身故或全残,就会理赔的,杠杆极高。
所以定寿是最纯粹的险种
因为责任简单,所以定寿的选择也很简单:
健康告知:越少越好免责条款:越少越好费率在满足前两者的前提下,越低越好
主要参考家庭债务额度和时间,至少覆盖家庭债务周期。比如200万房贷,30年。那么选择定寿至少要选择200万保额,缴费30年,保障30年的。
这是小象的家庭保障配置的第一篇,都是一些基础知识,给到的更多的是一种思维的方式
我们买保险的本质就是:花钱解决问题
看看自己的荷包,保障越多,花的钱肯定会更多,所以先选择出核心的需求,优先保障
其余的细节,在逐步完善就好
好了,第一期的保险基础知识篇就到这里了
下一篇咱们讲大家最关心的重疾
来源:爱宝保Plus课堂,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举报/反馈
网址:家庭保障配置1:读懂四大基础保障意外/医疗/重疾/寿险(收藏级) https://klqsh.com/news/view/239467
相关内容
工薪家庭的保险配置指南:四步操作,保障扎实不花冤枉钱!家庭保险配置指南:为幸福家庭筑牢坚实保障之墙
保险科普|家庭保障三步走,轻松配置不用愁!
家庭保险配置指南:4天读懂保险
配置家庭保险,务必考虑的重要因素
家庭保险怎么购买?内附家庭保险配置一览表,照着买不踩坑!
家庭保险配置图,告诉你家庭顶梁柱怎样买保险!
一文读懂!如何合理配置家庭保险
家庭保险配置方案
独家!7个家庭保险配置方案,照着买超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