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书香能致远
阅读是一种力量
能够让我们吸取前人智慧
正值清远书香节
让我们一起畅游书海
感受阅读魅力~
下面这些阅读习惯
让阅读事半功倍!
01
明确阅读目的
读书,首先应该明确目的。对读书的目的认识得越清楚,读书的信心就越坚定持久。阅读的目的明确了,不仅给阅读增强了动力,也给计划的制定、读物的选择、方法的选定等一系列问题找到了根据,找到了出发点。
这个习惯一旦养成,必将大大有利于阅读效率的提高。我们的读书目的是为了扩大阅读面,与书为伍,不断增长知识。
02
精选读物
这里说的阅读,指的是课外阅读,很多情况下是学生在课外自觉的读书行为。阅读研究专家波瓦尔宁在《应当怎样读书》中,特别制定了“自学者选书守则”,共有以下五种:
(1)读得少些,但要好些。
(2)读必读之书,即使没有兴趣的也要读。
(3)读能够找到的最好的书。
(4)读不太难的书或文章。
(5)按照一定的阅读计划读。
这样读书,就不会因读得过烂而浪费精力,也不会因为读了没有需要读的书而耗费时间,更不会读那些不良书籍而使身心受损。
03
合理利用时间
要坚持计划使用时间,还要严格检查用时情况,发现问题马上纠正。长期坚持,自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04
圈点批画
培养良好的读书方法,对提高阅读能力至关重要。
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要用符号在书上重点、难点的地方进行圈点批画,强化记忆。
05
养成阅读后做小练笔、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一篇文章读完了,总会有所感,有所悟,如果把这些点滴体会记录下来,便会成为我们以后写作的素材。
练笔、写读后感的形式很多,可以摘抄文中的精彩语句,可以写出自己对文章的评价,能长则长,不长也不要勉强,一句话、两句话都可以,不强求要写多少字。
06
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阅读时,要解决那些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除了向老师、家长或同学请教外,还可以利用工具书求得解答。工具书要装进书包,带进课堂,或者放在家里顺手能拿到的地方。
凡是在读书、读报或读其他课外读物时遇到的生字、难以理解的词语,都可以请教工具书,逐渐养成好习惯。
培养阅读习惯,应注意持之以恒,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在坚持不懈的反复练习中养成,光说不练是不行的,没有耐心和恒心也难以有好的效果。
从一点一滴做起,不断积累,这样良好的阅读习惯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07
读思结合
阅读的核心是思维,要养成读思结合的习惯,就要在阅读时不走马观花、浮光掠影,要边读边思,多方质疑。读完之后,要掩卷而思,看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08
虚心求师问友
虚心求师问友,进步很快。师友间互相交流,切磋琢磨,就可产生互补效应。如果可能,找一个和你一起读书的好友,在一起讨论书中疑难之处,讨论是潜移默化地解决难题的最佳方案。
一般来说,习惯可以在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中形成,也可以在无意识状态中形成,而良好的习惯必然在有意识的训练中形成,不可能在无意识中自发的形成,这是好习惯与不良习惯的根本区别。相对于其他习惯而言,不良习惯形成以后,要改变它是十分困难的,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任何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都不会是轻而易举的,需要长期训练。
让我们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共沐书香,共建书香清远~
EN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