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守护,用爱陪伴”留守儿童个案服务

发布时间:2025-09-25 18:12

儿童夏令营志愿者,陪伴成长,传递爱心 #生活乐趣# #生活体验# #城市生活新鲜事# #城市志愿服务#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梁丽娟 林静 陈睿

单位| 海口市飞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一、背景介绍

服务对象小c(化名),男,8 岁,目前就读小学二年级,身体健康无疾病,学习成绩较差,平时比较顽皮好动。

服务对象父母离异,母亲已经改嫁,父亲为了生计外出务工,目前跟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爷爷前不久失去工作,奶奶现在卖小吃维持家中日常开销。

服务对象的奶奶对服务对象学习方面要求比较高,为服务对象报了补习班;

但服务对象不想去,奶奶性子又比较急,有时生气会忍不住打服务对象,因而导致服务对象和奶奶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张。

二、分析预估

在接案以后,社会工作者通过与服务对象、服务对象奶奶多次会谈、交流,详细了解服务对象的基本资料。

并在此基础上,对服务对象需求分析如下:

(一)生理方面

服务对象属于单亲留守儿童,父母亲离异,现与爷爷奶奶一同生活,缺乏与父母交流的机会。

服务对象主要由奶奶管教,但因双方年龄差距较大且思想不一致,导致服务对象不服奶奶管教,与奶奶关系紧张。

(二)心理方面

服务对象在缺乏父母关怀的环境中成长,母亲改嫁,幼小的心灵缺少母亲的呵护与关爱,缺乏安全感;

总是想通过捣蛋的行为因其家人注意,情绪时常阴晴不定,脾气暴躁,日常表现出不自信、大声质疑等。

在家庭生活中,服务对象长期与父母之间缺乏沟通,自卑敏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无人交流。

加上父母不在身边,奶奶性子急,无法好好与服务对象交流。

且服务对象语文成绩较差,奶奶无法辅导,但奶奶清晰认识到读书是孩子唯一的出路,在学业方面给予孩子报班,希望能够提高语文成绩。

但双方无法好好交流,表达彼此的关心,从而导致服务对象心理敏感,产生逆反心理,不服从奶奶的指导,认为没有人理解自己。

三、服务计划

(一)理论基础

1.优势视角理论

“优势视角”(Strength Perspective)是关注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的视角,相信人们天生具有一种能力,相信人都具有自身的优势,是可以对人生进行改变的。

服务对象顽皮好动,但是领悟能力较好,就是缺乏耐心;

因而,社会工作者后期服务中协助服务对象挖掘自己的潜能,疏导不良情绪和认知,帮助其提升自信心,增强其社会和心理适应能力,培养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认为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网络中,个人是这个网络上的一个点,通过社会网络,人与人之间建立其复杂的关系,一人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能够越好地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

社会工作者通过直接介入方式对服务对象进行帮助,让服务对象真实感受到社会工作者的诚心实意;

引导服务对象发现身边可利用的资源,并积极链接社会组织、学校、亲朋等各方面的力量,拓展服务对象及其家庭的社会支持网络,提高服务对象社会支持网络。

(二)服务目标

1.总目标

帮助服务对象做好情绪梳理,引导服务对象正确看待自身家庭情况;

辅导服务对象学业,提升学业能力,正确表达诉求,增强情绪管理能力和自信心;

向服务对象奶奶传递科学的儿童成长知识,帮助奶奶掌握正确的沟通交流方式,改善了家庭相处模式。

2.具体目标

(1)整合资源,联合服务对象奶奶、老师等,关注服务对象的需求;

在心理和情感上给予服务对象更多的安慰和支持,引导服务对象正确看待学业、家庭关系问题,学会面对、调试自己的心理,掌握处理情绪的基本办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引导服务对象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学业进步带来的正向反馈激发服务对象的的学习驱动力,增强了自信心。

(3)协助服务对象奶奶掌握正确的沟通交流方式,掌握表达、沟通、倾听、尊重等技巧,耐心与服务对象交流,改善家庭相处模式。

四、服务过程

(一)第一阶段

1.目标:建立专业关系,获得服务对象的接纳和信任

建立专业关系,社会工作者通过与服务对象及服务对象奶奶、同学,全面了解服务对象基本情况。

社会工作者通过与服务对象约定上门服务时间,入户观察了解到服务对象家庭生活条件一般;

父亲外出务工,母亲改嫁,日常与爷爷奶奶一同生活,了解到服务对象是一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学习成绩一般,其中语文成绩最差;

服务对象内心也比较敏感自卑,缺乏自信,与奶奶关系僵硬,总觉得奶奶不理解自己,缺乏关心、关爱。

社会工作者通过以服务对象的兴趣爱好为抓手,利用关注、倾听、同理心等个案工作技巧,与服务对象建立了相互信任的良好关系。

入户陪伴和指导

(二)第二阶段

1.目标:结合服务对象学业需求,开展学业辅导

协助服务对象做好相关学业辅导,提升服务对象语文学习成绩,进一步提升自信心。社会工作者通过引导服务对象不断面向镜子联系“我能行”,加强心理正向暗示。

并通过邀请返乡大学生、社会组织等人员,对服务对象学习学业及生活技巧进行多对一辅导,陪伴辅导服务对象语文作业,重新掌握拼音知识和学会标注新词,布置练字学习,不断肯定服务对象的付出和学习能力。

学业辅导

同时,邀请学校老师同步关注服务对象学习状态,肯定服务对象的改变,让服务对象感受被重视,消除他厌学情绪,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社会工作者通过联合服务对象爷爷奶奶培养服务对象掌握基本的生存技巧,学会自理生活,树立自信心。

为服务对象布置家常小任务,让服务对象在完成家务的同时,理解奶奶对其的关爱与付出;

引导服务对象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帮助奶奶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多与家人进行沟通,促进双方关系的融洽。

(三)第三阶段

1.目标:加强家庭成员沟通,为家人提供亲职教育辅导

社会工作者通过与服务对象奶奶的沟通,知道其正向的沟通方式,多给予服务对象一些耐心,多倾听、多陪伴、多鼓励。

奶奶性子急躁,加上年龄较大,对于服务对象的学业和生活都比较关心,却又无法给予孩子学业上的辅导,急起来偶尔会动手管教,从而导致祖孙两人关系僵硬。

奶奶认为服务对象总是和她对着干,不听管教;

服务对象认为奶奶什么都不懂,生气起来还会动手打他。

社会工作者加强与奶奶的沟通,为其提供正确亲职教育辅导,鼓励奶奶多多关注服务对象的日常表现和心理健康,倾听服务对象的想法,为其提供情绪支持,表达对服务对象的关心和理解。

社会工作者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演练等将家庭教育、隔代教育观念一点一滴灌输给奶奶,纠正其“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的错误认知,促进家庭成员之间关系改善。

(四)第四阶段

1.目标:资源整合,搭建交流平台,增强社会支持网络

由于服务对象爷爷奶奶不具备教育辅导的能力,对于服务对象的学业无法给予良好的指导,给服务对象报名课后辅导班,但服务对象抵触情绪较大,学习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结果。

社会工作者通过链接社会组织、返乡大学生等志愿者,联合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结对陪伴,为服务对象提供行课业辅导、时间管理方法、学习习惯养成等学业支持。

社会工作者通过资源整合,联动老师、家长、朋友对服务对象的正向表现给予鼓励,阶段成绩测试中服务对象的语文成绩拿到了85分,成绩显著提升。

成绩发布后更是第一时间与社会工作者分享了自己的喜悦和感谢,学习自信心不断增强。

(五)第五阶段

1.目标:巩固服务对象取得的成果,自信成长

社会工作者通过多次的面谈和辅导,服务对象能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理解爷爷奶奶的不易,家庭关系越发融洽。

也能够主动寻求帮助,结伴前往锦山镇社会工作服务站参加活动,性格越来越开朗,对于学习也越来越感兴趣。

社会工作者对其的改变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在之后锦山镇社会工作服务站的服务活动中,也期待服务对象继续参与活动,快乐、自信的成长。

五、服务总结

(一)结案

结案原因:目标基本达成,自然结案。(二)评估方法

本次个案服务通过使用个案意见评估表、观察法等,收集服务对象服务前后对比和服务后反馈来评估服务成效;

同时,社会工作者通过自评,总结反思服务目标的达成效果情况。

1.服务对象评估依据个案意见评估表的填写,结果服务对象满意度为10分。

2.目标达成情况:根据优势视角理论和社会支持系统理论的指导,社会工作者通过优势资源视角和资源整合的方法,充分肯定服务对象的优势,为服务对象这算时间的努力点赞;

社会工作者通过与服务对象及奶奶进行亲职辅导,教会他们良好的沟通方式,使得服务对象家庭关系缓和,学会了相互理解和包容;

社会工作者还帮助服务对象搭建朋辈支持网络,协助服务对象及家庭寻找并使用身边的非正式资源解决自身和家庭的一些问题。

社会工作者整合社区资源,为服务对象搭建“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结对服务,辅导服务对象学业,并在阶段测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更加激励了服务对象努力生活、自信生活

六、工作建议

本次案例属于青少年困境儿童案例,社会工作者要充分站在他们的立场上,真诚地接纳和尊重他们,建立起良好的专业关系才是服务的关键。

帮助服务对象剖析自己,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势。

挖掘服务对象及周边优势资源,发掘服务对象的潜能,增强服务对象面对困境的能力,相信服务对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理性而积极的改善问题,从而提高自己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实现自己健康成长。

本次个案服务中社会工作者发挥了“使能者”的角色,通过注重发掘服务对象自身潜力和支持其寻找感兴趣的事情,增强服务对象的行动动力和能力。

对服务对象的正向改变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进一步树立服务对象的自信心。

发挥了“关系协调者”的角色,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和其奶奶学习良好的沟通技巧,协助他们处理好家庭不和谐关系。

除此之外,社会工作者还发挥了“支持者”的角色,服务过程中,灵活运用鼓励、关注、同感、积极回应等工作技巧;

支持其寻找最初的梦想和挖掘其兴趣、闪光点,对服务对象的改变及时给出积极肯定。

掌握园艺治疗基础技术

开启身心疗愈助人之旅

实操化教学,体验式学习,陪伴式成长

一线社工、对园艺治疗感兴趣的其他伙伴

欢迎加入第1期园艺治疗基础技术训练营

↓↓↓

【社工客书屋】

收录社工精品好书

↓↓↓

【社工客线上课堂】

收录社工精选好课

↓↓↓

欢迎关注【社工客】旗下公众号

身边的好友都在看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社工客平台立场。

小客说:

你有做过个案社会工作吗?欢迎分享你的经验或总结~

社工客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小客微信:shegongke002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用心守护,用爱陪伴”留守儿童个案服务 https://klqsh.com/news/view/265053

相关内容

“用心守护,用爱陪伴”留守儿童个案服务
“童心守护,快乐成长”留守儿童成长小组
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实施方案
科普教育、趣味实验 “代班家长”陪伴留守儿童过暑假
全国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百场宣讲进工地”活动举办
法徽闪耀映春蕾 爱心守护筑梦行——麻山区人民法院“一对一”牵手贫困留守儿童暖心行动侧记
“红领巾快乐成长站”让留守儿童快乐成长
激励留守儿童的励志故事(精选10个)
汉阴县汉阳镇:“爱心妈妈驿站”为困境、留守儿童筑起暑期温暖港湾
西峰区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暨爱心捐赠活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