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创研究
研究中国园林设计中的空间布局与美学原则 #生活知识# #生活美学# #传统手工艺美学#

血压在生理状态下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夜间血压通常较白天血压下降10%~20%。临床上根据夜间血压下降比值将昼夜节律分为杓型(10%~20%)、非杓型(0%~10%)、反杓型(<0%)、超杓型(>20%)。其中非杓型、反杓型血压节律与靶器官损害及心脑血管死亡风险增加有关。近期,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邓国兰教授团队,在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HYPERTENSION杂志(2022JCR影响因子:12.3)上发表了一项回顾性临床研究,探究了季节对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
该研究调取了2016年至2022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远程医学中心动态血压管理系统中的所有动态血压监测数据,共计23799例。依据《2020中国动态血压监测指南》要求,筛选有效动态血压监测数据,共计6765例纳入研究。在6765例患者中,杓型2042例(31.18%),超杓型380例(5.6%),反杓型1498例(22.1%),非杓型2845例(42.1%)。与冬季相比,夏季的杓型与超杓型占比更低,非杓型和反杓型占比更高。只有杓型的年龄在不同季节间存在差异,在冬季的平均年龄明显更低。多分类logistic回归提示季节是血压昼夜节律的独立影响因素。



专家简介

邓国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硕士生导师;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心电学技术分会“无创心脏电生理”重庆市培训中心主任。
学术任职:重庆市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心电学专委会主任委员、重庆市医学会心脏功能无创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电学会起搏心电图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心电学技术分会运动心电与康复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CMIA心脏监护学术委员会/CPDE远程监护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病学分会第二届心电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任职。以及《重庆医科大学学报》、《实用心电学杂志》《全科医学杂志》等杂志审稿专家、编委。
科研及继教:公开发表临床医学研究论文50余篇,副主编著作8部,负责撰写国家重点教改教材即以器官系统教学为主线的教材---心电图章节。每年承办全国继教项目《起搏心电图专题培训班》、《两江心电学论坛》及重庆市继教项目《心电技术规范化培训》。
网址:中国原创研究 https://klqsh.com/news/view/277627
相关内容
中国原创研究饮食杂俎•中国饮食烹饪研究
清华大学药学院院长专访:创新药物研究对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意义重大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中国广播研究会——中国广播网
“文化研究”视野下的中国动漫
研究显示,在中国内地18
科技创新(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
钟思第的博客与中国音乐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