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教育”是一场骗局吗?并不是,但绝大部分的家长都理解错了

发布时间:2025-08-06 23:36

理解并接受孩子犯错误是成长的一部分 #生活知识# #家庭教育#

这两年,批判“快乐教育”,似乎成了一种政治正确。

有自我反思的家长,用血泪教训来向后来人论证,为什么不能采取快乐教育的方式培养孩子。举的例子,就是人们对快乐教育常见的印象:作业很少、课外活动丰富、孩子自己选择兴趣爱好学习等等,等到真正考试的时候,才发现没有竞争力。

有泼人冷水的老师,用自己的经验来向规劝父母,常见的说话是:如果是十年前,看到有父母要给孩子快乐教育,会赞赏这样的父母开明;可到了今天,自己发现还有父母在把快乐教育挂在嘴上,只会觉得父母不负责任,除非父母能保证孩子未来的生活无忧。

更多的,是各种自媒体文章,热衷询问:“那些提倡快乐教育的家庭,他们的子女现在怎么样了?”话里话外,无非都是在贩卖一种焦虑,那就是一味追求快乐教育,这样的孩子长大了在社会上肯定没有竞争力。

在这种集体的情绪下,甚至很多人把“快乐教育”看作了一场针对中国父母的骗局。现实真是这样吗?

01快乐教育不等于宽松教育

一提起快乐教育,很多人印象中的都是:作业少、不用上课外班、兴趣班不少、孩子自己做选择,等等。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忽视成绩,逃避学业的压力,只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快不快乐。

可是这完全是一种彻头彻尾的误读!这样的教育,根本不是快乐教育,而是宽松教育而已。

宽松教育的核心,就是尽量减低对孩子们的管教和控制,让他们自由选择该做什么。这种教育方式的核心,针对的对象是孩子,让孩子拥有更多的选择权。

明白了这一点,其实就知道,这样的教育方式,只适合有自控能力的孩子,比如上了高中或是大学,已经有了自我思考、决策的能力,并且对自己的行为有了相对较强的自制能力。

而对于低龄的孩子来说,宽松教育根本就不可能,让一个幼儿园的孩子自己决定他是喜欢绘画还是弹钢琴,显然他最后的选择是,玩游戏。

02什么是快乐教育?

快乐教育的核心,针对的对象,不是孩子!不是孩子!不是孩子!而是教育者。

所以,更适合的表达方式应该是:教育者通过趣味的方式,让孩子在感兴趣的情况下,接受教育的方式。

因此,真正的快乐教育,不是对孩子采取放养的态度,而是如何让孩子在感兴趣的情况下,掌握知识。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你就能清楚快乐教育和宽松教育的区别了:

宽松教育:

你的孩子5岁了,还不会自己穿衣服,这时候你每天告诉他:小朋友要自己学会穿衣服哦。不强迫他,让他观察你穿衣服的方法,慢慢学会。

快乐教育:

你的孩子5岁了,还不会自己穿衣服,这时候你告诉他:我们来玩一个穿衣服的游戏吧,衣服有一个大洞、两个小洞,穿衣服就像火车钻洞一样,先用头穿过大洞,再用两只手穿过小洞,于是,他兴致勃勃地学会了。

03教育就是教育,从来不保证产出

这两年,很多批判快乐教育的人的理由就是一条:社会竞争压力这么大,快乐教育完全就是不考虑实际。孩子开心、大人高兴,可是未来怎么办?

但这种观点,其实是批判错了对象。快乐快乐,指的是教育的这个过程,可以是死记硬背,也可以是寓教于乐,不同的路径,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孩子能学到多少,学业的好坏,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

不快乐的教育,也不能做到让每个家庭,每个孩子,都能一切以学业为第一目标,从小就以出人头地为指引。

何况,无论是采取哪一种教育方式,都无法保孩子的未来,一定能做到阶层的向上流动。教育从来都是一种投资,而投资,从来就没有稳赢这件事情。

举报/反馈

网址:“快乐教育”是一场骗局吗?并不是,但绝大部分的家长都理解错了 https://klqsh.com/news/view/114389

相关内容

清华教授的愤怒:快乐教育是最大的骗局!家长千万警惕!
快乐教育,原来不是骗局,而是传奇
快乐教育是一个最大的骗局
“快乐教育”这场骗局, 家长别信了, 让孩子以后更不快乐
清华教授一语道破,快乐教育是“良药”还是“骗局”,家长别忽视
德国快乐教育的理念:适度满足但不放纵,中国家长别误解了
“快乐教育”不是骗局,请一些所谓的专家嘴上积德,不要污蔑它
中国式的3大教育观念,你理解了多少?90%以上的家长误解了!
快乐教育,你真的懂吗?
快乐教育的理念是什么?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