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人勤春来早,这份节后心理调适指南请收好!
《老年心理健康指南》- 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心理调适 #生活技巧#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书籍# #老年人健康指南#
央广网北京2月5日消息(记者 郭彦伟)人勤春来早,奋斗正当时。2月5日是春节后的首个工作日,许多“上班族”不得不从假期模式切换为工作模式。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收心归位”,应用心理学博士、二级心理咨询师廖春岭带来一份节后心理调适指南,助你元气满满地开启新征程。
1.接受焦虑感,调整心态
假期过后,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应是普遍现象。适应从轻松的假期模式回到紧张的工作模式需要一定的时间。接受这一点,减少自责。
2.逐步恢复工作节奏
不要一开始就投入大量的工作。可以先从简单的任务开始,逐步适应工作节奏。例如,先处理一些简单的邮件或轻松的项目,逐步过渡到更具挑战性的任务。
3.调整作息与饮食习惯
假期时,作息时间通常不规律。合理的作息有助于减少身体的疲劳感。与此同时,避免过多的高脂肪、高糖分食物摄入,注意清淡饮食,保持能量充沛。
4.管理压力与情绪
建议每天花10分钟做深呼吸练习,或者尝试冥想放松,帮助自己恢复心理平衡。另外,与朋友或同事沟通交流,分享自己的焦虑和困惑,也可以缓解内心的不安与压力。
5.设定小目标与奖励
不要一开始就对自己要求过高,设定一些容易实现的小目标。例如,每天完成一项重要的任务,逐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增加成就感。
6.改善工作环境
整洁、舒适的工作环境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焦虑感。回到工作岗位后,可以给自己的办公桌做一次大扫除,整理物品,放置一些绿植或激励性的小物品,创造一个愉快的工作氛围。
7.保持积极的工作心态
想想回到工作后的职业目标和未来规划,找到工作的意义和动力。无论是为了个人成长,还是为了获得经济回报,明确目标能帮助你更好地恢复工作动力。
8.减少对工作的完美要求
节后可能会遇到一些工作上的变化或新的挑战,不必太过担心,保持灵活应变的心态,减少对工作的完美要求,接受并适应这些变化。
专家总结道,节后的心理调适需要从心态调整、工作节奏恢复、生活习惯管理、情绪疏导等方面入手,逐步适应从假期模式到工作模式的转换,同时通过合理的计划、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心态,帮助自己减轻焦虑,恢复工作动力。节后需要恢复节奏,但也要注意工作和休息的平衡,好好爱自己,避免过度加班,给自己留出一定的休息时间,有助于保持精力充沛,避免倦怠。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email protected],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网址:健康中国|人勤春来早,这份节后心理调适指南请收好! https://klqsh.com/news/view/136461
相关内容
【心晴心理】 不做考试“蕉绿”人,这份考前心理调适指南请查收!一份老年人健康指南请查收
【温馨提示】秋风起,天转凉!这份 “顺天”度秋健康指南请查收!
这份心理调适指南,送给高考后的你们
春节健康过佳节:家庭药物储备指南
春夏季节交替健康指南:从作息到衣着的全面调整
心理小贴士|为“心”赋能,冲刺中考,快收下这份中考心理调适指南~
《中国老人健康指南》指导健康生活
中国老年健康最新指南
季节与健康丨春季中医养生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