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研究 你的个人兴趣重要吗?
学术研究与个人兴趣结合,乐趣倍增。 #生活乐趣# #读书乐趣# #学术研究#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在科学研究中,往往直接转化为人们对某一课题始终如一、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
兴趣,作为构成个性的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也是科研选题时不可忽视的因素。纵观科学史,取得重大成就的科学家大都把科学创造视为人生的最大乐趣。地理学家克鲁泡特金曾说:“一个人只要一生中体验过一次科学创造的欢乐,就会终生难忘。”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巴斯德曾说:“当你终于确实明白了某件事物时,你所感到的快乐是人类所能感到的一种最大的快乐。”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玻恩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一开始就觉得搞研究工作是很大的乐事,直到今天,仍然是一种享受。”
以上所列举的都是自然科学家的感想,但可以反映一切热爱科学事业的科学工作者的共同感受,有所成就的社会科学家也莫不如此。兴趣和乐趣是互为条件,不可分割的,因为一个人只有做一件真正感兴趣的事,才能感到莫大的乐趣;也只有从中得到了乐趣,才能对之越发感兴趣,凡是从科学创造中得到乐趣者,都是对科学研究抱有浓厚兴趣的人。
兴趣对于科学研究的作用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兴趣可以促使研究者克服一切困难,取得最后的成功;兴趣可以调动研究者心理活动的积极性。
实际上,在选题时要重视兴趣的因素,不仅直接出于科学研究的需要,而且有来自选题原则自身的原因。兴趣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有着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在科学研究中,研究者的兴趣主要来源于对课题的客观意义和个人的能力状况的深刻认识,并能直观地反映它们。在构成选题原则的所有因素中,兴趣最容易被自己感觉到、把握住,甚至可以说,有时按照兴趣进行选题,是一个简便易行的选题原则。
首先,客体的客观价值是兴趣产生的基本因素,任何一个有头脑、有责任感、有学术洞察力的研究者,都不会对毫无实际意义的课题发生兴趣;其次,兴趣的产生也常与研究者的能力密切相关。人们感兴趣的问题通常既不会是自己全然不了解的问题,也不会是已了如指掌的问题,而一般是既有了一定的了解,且同已有的知识结构有联系,但又给人以新鲜感、神秘感,仍然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必要的知识积累和对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的了解,是产生研究兴趣的前提条件。另外,人们对之产生兴趣的课题,也常常是便于发挥个人智能结构和方法结构优势的研究课题。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当人们不具备客观事物中某些方面知识时,他就不能产生对这方面的兴趣;对于他们所从事的活动很难胜任,他也就不会对这方面的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由此可见,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是产生相应的兴趣,提高和丰富人们的兴趣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兴趣具有自发性,科学研究兴趣的产生同研究者的能力系统的特点有关,同时又能充分地反映这个特点,因此人们感兴趣的课题,往往就是自己确实有能力完成的课题。
同时,也应该看到,兴趣也有其自身的独立性、模糊性和局限性,所以,要选择有兴趣完成的课题,只能作为一项具体的选题原则存在,不能代替其他原则,选题要综合考虑各项原则,不可只凭兴趣办事。有时,研究者找到了一个具有客观意义,并且经过主观努力也有可能完成的课题,但由于某种原因,开始时并未对这一课题发生兴趣,兴趣的倾向性出现了偏颇,表现出不准确性和不确定性,没有同其他因素统一起来。这时,假如仅仅相信兴趣,只以兴趣为选题的导向,就可能错过一个取得成功的良机。为了避免选题的失误,一定要冷静分析,全面衡量,大胆选择并依靠意志的力量抓住它,钻进去,随着科学研究的全面展开,逐步培养起对课题的兴趣。在一次成功的科学研究中,研究者不会自始至终对自己所研究的课题不感兴趣。
举报/反馈
网址:做研究 你的个人兴趣重要吗? https://klqsh.com/news/view/175141
相关内容
在找兴趣爱好吗?这里的「100个兴趣爱好」总有一个适合你!拥有一个积极的兴趣爱好,对人生究竟有多重要?
适合女孩子的10个兴趣爱好,或许你感兴趣吗?
父母要尊重孩子的个人兴趣
考研目标院校定位:个人兴趣与职业规划
理大“青少年研究指导计划” 发掘学生科研兴趣
你知道个人兴趣的重要性么,它会影响你的未来职业选择
你讲究个人卫生吗作文900字
个人简历兴趣爱好
提升人生回报率的21个简单习惯,你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