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步””励志教育体系的整体构建与实践.doc
知识体系化:遵循逻辑顺序,逐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生活技巧# #学习技巧# #知识结构梳理#
第 PAGE 页 “三大步”励志教育体系整体构建与实践 励志教育,是应用教育心理学与教育激励学理论,激发与唤醒学生内在人生追求,使学生获得生命自觉,让学生用自己力量成长,用自己意志战胜挫折,即:以德为根,用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生为本,让学生用自己力量成长。 课题组经过十余年理论与实践研究,剖析出了具有励志教育特色德育创新模型。学校励志教育体系整体构建,是基于德育创新成果“三大步”励志教育应用研究。 一、“三大步”励志教育主要内容 课题组经过实践研究,采用了三个切实有效德育方法、以励志为主导进行道德教育,这三个方法合称为“三大步”励志教育。“三大步”励志教育突出之处是,在一天内对学生着重从道德三个层面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全面进行“训练”。具体采用训练办法是读、思、行。 第一步,读―认知与朗读励志信 励志信,是一封封有序励志教育纸质信函。在“三大步”励志教育中,励志信装在信封里,信封装订在教材《我们有话对你说》里。励志信采用传统信函收纳与装订办法,对学生产生极大吸引力,增加了学生对道德认知内容认同度。朗读励志信,要求全班同学“全体起立、挺胸抬头,双手捧信,齐声朗读”,每天读三次,每次时间大约是3~5分钟。 第二步,思―反省与成长记录 成长记录,是一本学生成长记录册。这一步是内心反省,是道德价值观形成重要阶段。《论语?学而》中讲“吾日三省吾身”;《荀子?劝学》中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均说明了道德情感反省,在道德形成过程中重要性。 励志教育要求学生在填写成长记录时候,“多记进步少记忏悔,多记快乐少记烦恼,因为进步与快乐累积会产生巨大力量”“给我自信、助我前行”。在育人导师实践中,成长记录不只是学生进行反省与记录成长日记,更是师生交流重要载体,以及导师进行多元评价与道德价值观干预重要平台。 第三步,行―行动与自我评价 学生每日“三大步”第三步,是“行动与自我评价”。采用办法是富兰克林式评价。学生每天对自己行为自我监督与评价,进行粗放性打分。认为极好记4分,很好记3分,好记2分,差记1分。这一办法,简单易行,在道德行为习惯养成中能起到重要作用。 同样一个德育主题,每天重复进行“三大步”德育“训练”,共进行三周二十一天。这种基于道德认知、情感与行为常态化训练,就形成了一种德育模型。这种德育模型,对于德育有效性秘密还在于:对道德认知进行了集量重复,将正能量输入了潜意识。 习惯是在潜意识支配下行为,而反复刺激是改变潜意识最好办法。在“三大步”励志教育一个单元二十一天中,同样道德认知内容要重复六十多次,大量重复、大强度正能量输入,成为学生去掉坏习惯、树立好习惯强大动力。 二、学校励志教育体系整体构建 学生生活在学校里、家庭中与社会环境,不可避免地会受到非核心价值思想袭扰与诱惑,导致已有育人成果减弱或者消失,因此,整体构建全面、全员、全程与全方位育人环境与体系,营造励志育人正能量场,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学校励志教育实践中,以下初高中六个学段中四大体系,目前已经比较成熟与完善。 (一)学生励志体系―以学生为中心 即为学生励志每日“三大步”(见第二部分“三大步”励志教育)。 (二)导师育人体系―以导师为中心 全员育人导师制:把学生以小组或宿舍为单位,学校全体教师都参与育人、都担任导师,每个导师负责一个或几个小组或宿舍。全员育人导师制要求全体教师关注学生从入学至毕业整个教育过程,包括学习、生活到德育各个环节,自始至终都不放松对学生教育与指导。在现实中任课老师基本上不承担育人工作,自己课上问题,如不交作业、打架等,往往要推给班主任。因此,我们强调全员育人、突出育人导师,提出了全员育人导师制育人管理制度。对于导师育人目标要求,根据学校教育教学现状,再结合“三大步”模式,课题组研究了便于操作与行政管理导师每月“三大步”育人模式: 第一步,每天批阅一次成长记录 对学生成长记录,导师每天一次或每周几次进行批阅,与学生交流,在生活上关心、心理上疏导、学习上指导。批阅时,导师要善于发现与呵护学生优点、特长与进步,给予学生肯定、赏识与鼓励。成长记录,铸就了导师交流、指导与评价平台。 第二步,每月进行两次小组活动 导师对自己所带小组,每月进行活动,活动要有体验性与实践性。活动主题围绕励志信主题。活动形式多样,可以是游戏与赛球,可以是公益活动与社会实践,也可以是传统活动。 第三步,每月进行三个典型学生工作 在负责小组学生中,导师每月对三个学生进行重点帮扶。 导师是全员育人导师制中育人主体,导师在每月“三大步”中每一步,都要体现励志育人理念与方法。在育人实践中,要让学生处在一种积极向上氛围中,处在一种被肯定
网址:“三大步””励志教育体系的整体构建与实践.doc https://klqsh.com/news/view/284420
相关内容
中学励志教育的实践.doc快乐文化教育构建和实践探究.doc
快乐文化教育构建和实践研究.doc
重庆市教委副主任邓睿:建构研学旅行发展体系的实践与探索
化整为零的励志教育校本课程实践研究——以“励志诵读”微课程为例
三大步励志教育
励志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777.doc
“木兰励志”特色课程体系建设:北京市西城区五路通小学多维育人新实践
体育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励志教育实践——以苏炳添事迹为例
以VIA体系构建电影欣赏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