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必读的5本书:唯有读书能改变气质
分享生活中的读书感悟:一本改变人生的书籍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旅行生活体验# #生活故事分享#
古人把读书分三个阶段,第一个十年,从5岁到15岁要求“诵读”,背下来就过关,不需要理解。
我们今天的教育都希望孩子读过的文章一定要理解,但是理解起来太难。
每十年读一次四书五经、先贤经典,你得到的理解都不同,所以让一个五岁孩子说出《论语》是怎么回事,这其实很难,所以先要背它。
第二个十年,15岁到25岁。这个时期读书非常重要,古人叫“学贯”。
要学会贯通,学理科的要读读文科书,要知道文理之间是有关联的,要知道自己所有的学科中有价值的东西怎么去相连,怎么能够在未来生活中应用。这个阶段,相当于今天的高中到硕士毕业。
最后一个十年,是25岁到35岁的时候 ,古人就要求做到两个字:涉猎。简而言之,即是要读不属于你专业领域的书,什么书都要读。
——马未都《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论语》:一部中国人人人必读的书
论语是“一部中国人人人必读的书。不仅中国人,将来此书,应成为一部世界人类的人人必读书。”
凡关心吾中华民族之生命前途,必连带关心及于吾民族文化之传统。凡关心吾民族文化传统者,又必关心及于吾古圣先师之孔子。
若使中国人,只要有读中学的程度,每人到60岁,都读《论语》40遍到100遍,那都成圣人之徒,那时的社会也会彻底变样子。
——钱穆
读《论语》,还没有读《论语》的时候是这么一个人,读了《论语》之后就变了另外一个人;如果说你读了《论语》之后还是原来那个人,表示你没有把《论语》读到脑子里头。
——朱高正(台湾著名学者哲学家)
▌《孟子》:教你如何激发斗志
《孟子》言:“吾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的文气极为雄壮,如孟子其人,泰山乔岳。
儒家以孔子发端,孟子畅其源流。朱子以《孟子》次《论语》,是在学者大根大本确立之后,激发其昂扬的志气。
如《易·乾》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读《孟子》,以激其发越,即是期望通过阅读《孟子》来激发学者乾健不已的精神。
▌《老子》:大气做人,小细做事
在这复杂的社会中,很多人时常感叹自己不懂得与他人相处,老子也曾有感于复杂的人际关系,于是悟出了大气做人的三个主张,即“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浇薄;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所以要舍弃浇薄虚华而采取朴实敦厚。这一切,说的就是要大气做人。
大气做人,若懂得了甘为居下,谦虚不争,委曲求全,则心胸也就自然开阔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就更美好了。
这对于现代来说,特别是人际关系愈来愈复杂的时代,老子的大气思想,无非对我们在为人处世中颇有指导借鉴意义。
▌《庄子》:心无旁骛专注于一件事,结果都不会太让人失望
人生在世,一定要明白两件事:在乎什么?不在乎什么?不在乎,并非是对人生的放任,而是因为有更值得在乎的东西。
“乘物游心”,典出《庄子·人世间》,所谓乘物,就是脱出凡尘俗世,而游心,就是顺其自然,获得精神的自由。
庄子主张清静无为,一切顺其自然,摒弃“人为”,这“无为”二字乍一看有些消极避世,然而所谓“无用之为大用”,在庄子不滞于外物的自然随性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处事法则,那就是以“不在乎”的心态去追求在乎的东西,这种心态有时候甚至比进取本身更容易靠近成功。
不在乎得失,才有好心态;不在乎名利,方有好心境;不受外物所累,便可更专注。乘物以游心,只心无旁骛专注于做好一件事情,结果都不会太让人失望。
▌《心经》:静心,净心
心浮气躁的时代,气定神闲是一种奢侈,静心专注是一种考验。
我们的心里每天都会堆满事情,生活、工作、情感,缠成线团扰乱思绪,所以我们易怒、郁结、低落,而读《心经》,在今天,依然是我们静心的良药。
在浮躁当下,读《心经》非常适合人们日常修行,工作烦闷时,读《心经》,平复心情,豁然开朗。
读《心经》可断杂念,降低我执,减少烦恼。读《心经》最直接的收获,就是平心静气。在凝神静思间,你杂念渐消,清净平和。心安定了,便能摆脱烦扰,生发智慧,这恰是禅的本意所在。
品国学之美,做风雅少年,
今夏最具权威的国学挑战序幕已拉开,
66路记者寻找最国学的娃娃,
最具魅力的国学之星虚位以待,
“全球华语国学娃娃经典诵读”等你来战!
活动启动仪式精彩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
阅读量:12.9W
网址:中国人必读的5本书:唯有读书能改变气质 https://klqsh.com/news/view/91614
相关内容
逆天改命必读5本书,读完改变人生读书改变命运:27本必读好书推荐
改变孩子的思维力,这5本书必读
读书的20个好处:改变命运、塑造气质的必读理由
每个人都应该读一读这5本书!能改变命运!
推荐改变命运必读的5本书
《读懂一本书》:如何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女生必读5本书,提升情商和气质
改变命运的5本必读好书,改变人生从这里开始!
7本必读书,助你改变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