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考点精讲及真题详解
了解摄影基础理论,提升审美眼光——《摄影艺术概论》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生活艺术摄影# #生活艺术书籍#
艺术与政治
(1)艺术与政治的相互关系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政治对于包括艺术在内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各部分的影响是最为直接和广泛的。艺术要接受政治的制约和影响,同时也可以对政治产生影响,二者是相互联系和统一的关系。
(2)政治对艺术的影响
从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来看,政治对于艺术有着巨大的影响。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而艺术则远离经济基础,只有通过政治中介才能与经济基础联系。因此,艺术必然要受到政治的巨大影响。政治包括国家的政权及其颁布的法律制度,还包括人们的政治立场和观点,艺术在这两个方面都受到政治的影响。
①国家的政权及其颁布的法律制度对艺术的影响
从国家政权来说,它必然要对文化(包括艺术)进行某种形式的管理,制定出某些成文或非成文的文化(包括艺术)政策,用以规范社会文化(包括艺术)活动,这在古今中外的国家中都一样。
②人们的政治立场和观点对艺术的影响
在有政治的社会中,超越政治的艺术家是不可能存在的,超越政治的艺术也是不可能存在的。任何艺术作品,都或多或少、或显或隐、或直接或曲折地表现出一定的政治观点或倾向性。
(3)艺术通过政治对经济基础的影响
中外艺术史上的大量事实可以证明,艺术主要通过政治中介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进步的艺术总是通过进步的政治来给经济以积极影响,而没落的艺术则是通过反动的政治为其经济服务。
5.艺术与科学
(1)艺术与科学的相互关系
科学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它与艺术在本原上有许多一致之处,但两者又有本质的区别。现代科学技术为艺术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手段、传播手段,并促使新的艺术形式的产生和美学观念的变化。在思维方式、价值追求等方面,艺术也一直对科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
①艺术与科学的联系
a.从人类文化史来看,艺术与科学之间早有联系。
b.科学技术为艺术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手段、传播手段,并促使新的艺术形式的产生和美学观念的变化。
②艺术与科学的区别
艺术与科学之间确实又有很大的不同,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对立的现象:
a.从实质上讲,科学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知识总和,艺术是人类进行审美创造的最高形式。
b.从目的上讲,科学求真,它的任务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艺术求美,它的任务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审美需要。
c.从思维方式上讲,科学主要运用抽象思维,强调理性因素;艺术主要运用形象思维,强调情感因素。
d.从具体操作来讲,科学应当客观冷静地对待事物,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艺术则是一种主观色彩很浓的创造活动,它除了反映生活外还应当评价生活与表现情感。
e.从成果上讲,科学理论应当具有普遍性,放之四海而皆准;艺术作品则强调独创性和个性。
(2)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影响
①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积极影响:
a.现代科学技术为艺术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手段,促使新的艺术种类和艺术形式的产生。
b.现代科学技术为艺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环境和传播手段,为艺术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天地。
c.艺术与技术、美学与科学的相互渗透,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d.科学领域的重大发现对艺术观念和美学观念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例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模糊数学等观点和方法,已经被运用到艺术创造和艺术研究之中,成为某些艺术理论和艺术批评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②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消极影响:
与此同时,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既促进了艺术的发展,也对艺术产生了某些消极的影响,如大众传播媒介带来了通俗艺术的过度商品化和媚俗倾向,导致大众审美水平降低等不良后果,成为当代社会和当代艺术面临的问题。
(二)艺术活动的基本性质
艺术活动是以特有的艺术语言体系为媒介,以创造形象或意境满足人类审美需求的精神文化活动。
(三)艺术活动的基本特征
艺术活动是一种创造、展现和体味具有内在意蕴的意象世界的活动,这种活动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形象与理性的统一、情感与认识的统一、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统一。
1.艺术活动的形象性
(1)形象的内涵
形象,是指事物的具体形状或姿态,广义的形象包括审美形象和审美情境与意境。审美形象是指艺术活动中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生动、具体、可感的人物和事物形象。
(2)艺术形象性的具体内涵
①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a.任何艺术作品的形象都是具体的、感性的,也都体现着一定的思想感情,都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有机统一。
b.不同艺术门类中,艺术形象的这种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统一,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②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任何艺术形象都离不开内容,也离不开形式,必然是二者的有机统一。艺术欣赏中,首先直接作用于欣赏者感官的是艺术形式,但艺术形式之所以能感动人、影响人,是由于这种形式生动鲜明地体现出深刻的思想内容。
③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中外艺术宝库中存在着浩如烟海的文艺作品,这些作品中凡是成功的艺术形象,无不具有鲜明而独特的个性,同时又具有丰富而广泛的社会概括性。正因为集个性与共性的高度统一于一身,这些艺术形象才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2.艺术活动的情感性
(1)情感的内涵
艺术中的情感即审美情感,是一种无功利的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情感。情感在艺术活动动机的生成、创造与接受过程中均是重要的心理因素之一,同时也是艺术创造的基本元素。
(2)艺术情感性的具体内涵
情感,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形式,它反映着人对外部世界对象和现象的主观态度。在艺术活动中,情感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讲,一切艺术都是情感的艺术,没有情感也就没有艺术。在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中,情感始终起重要作用。
(3)情感的地位和作用
古今中外的许多艺术理论家,都对情感的作用和地位进行过论述。
①《毛诗序》认为,诗歌、音乐、舞蹈等艺术都是来自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②清代画家孔衍栻说,他画山水“不论大小幅,以情造景,顷刻可成”。
③罗丹也曾说:“艺术就是情感。”
④符号论美学的代表人物苏珊·朗格把艺术定义为“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她说:“一切艺术都是创造出来的表现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
在整个审美认识、审美创造以至审美欣赏的过程中,情感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对现实无动于衷、没有丰富情感的人成不了艺术家。每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都渗透和凝聚着创作主体真挚的情感。审美情感也是艺术区别于哲学或科学的标志。科学是以理服人的,艺术则要以情动人,情感因素是艺术形象具有感染力的主要原因。情感的真挚与强烈,可以增添作品的美感,增强感染人心的力量。
举报/反馈
网址:《艺术概论》考点精讲及真题详解 https://klqsh.com/news/view/169524
相关内容
【艺术概论】艺术鉴赏经典十道论述题解析艺术硕士备考:艺术概论之艺术鉴赏
艺术概论
园艺概论
影视艺术概论与作品赏析
艺术概论第一主题话题2“美人鱼”之趣
艺术鉴赏与评论
艺术鉴赏导论
专题聚焦 | 旅游与艺术
艺术欣赏(第1、2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