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美学:21世纪的新美学形态

发布时间:2025-08-06 13:02

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技能 #生活知识# #文化教育#

生活美学:21世纪的新美学形态

的传统美学霸权机制,将被颠覆和消解。在这个意义上,生活美学是敞开“此在”、普照生命、拥抱人类、快乐众生的美学,是真正落实美学特有的人类终极关怀使命的美学。
作为一种新的美学形态,“生活美学”的产生绝对不会是源自某种个人化的玄思妙想,也并非一个偶然的学术事件,而是美学学科发展的一种内在要求,是现代思维范式的美学产物,在中国也同时是传统文化资源和当代审美文化的必然发展指向。
首先,生活美学是与现代人类学思维范式相对应的理论产物
任何一种新的美学理论、美学思想的产生,从根本上说,除了现实社会的内在需要之处,还与思维范式的创新和突破息息相关。笔者认同这样的观点:即大致说来,与人类文明三次大的变革相对应,人类思维范式也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古代农业文明阶段的世界论范式、近代工业文明阶段的认识论范式和现代“后工业”文明阶段的人类学范式。[3]世界论范式追问的是,世界何以存在?也就是偏于从对象的角度,思考世界存在的原因和依据。认识论范式追问的是,人类能否认识世界的存在?也就是偏于从主体的角度,反思人类认识的可能性和知识的合法性。但是,无论是世界论范式,还是认识论范式,都有一个基本的思维定势,那就是都将对象和主体分离开来,将客体世界和人的认识分离开来,前者忽略了主体的存在,后者则将世界的存在“虚置”起来。显然,二者贯彻的都是一种主客对立的二元论思维模式,体现的都是一种抽象和绝对的存在论。作为对这两种思维范式的扬弃和超越,现代人类学范式的核心则在于将感性具体的人类生活本身肯定为真实的、终极的实在,视为理性、思维的真正基础和源泉。换言之,在现代人类学看来,没有超越人类生活之上的、与人类生活毫无关系的真实实在。人类所有知识都只是对人类生活或在世界中的生活的一种领会,因而它所能达到的也只能是人类世界、人类此在、人类生活本身。无论将什么作为人类生活的完全外在的、异己的客体,对人类来说实际都是不可思议的,都是一个绝对的抽象,诚如马克思所说的:“抽象的、孤立的、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4](

P131)实质上与人类存在、人类生活相分离的任何东西,对人来说都是“无”。
从现代哲学发展看,将人类此在的、具体的生活世界看作知识始源和终极实在,是一个渐成主流的理论趋势。海德格尔就将人类生活世界看作一种“向来所是”的、“未经分化”的“本真状态”,是“此在的基本状况”,是真理、“诗意

网址:生活美学:21世纪的新美学形态 https://klqsh.com/news/view/110411

相关内容

日常生活美学
一文秒懂宋氏美学
学风建设 「21天学习打卡活动」
活动回顾|21天积极心理学打卡活动——感受生活中的小确幸
生活美学的创新:将创意和美学融合到生活中
小而美的生活哲学
【生活美学浸润学...
生活美学
21世纪世界华人第一人是谁?探索颜廷利教授的多元卓越贡献
【刘悦笛】“生活美学”建构的中西源泉

随便看看